這幾天的情緒被公司一些煩人的人事問題打擾了。
想不到像我這種一向與是非絕緣的人,在公司這個是非之地還是被影響了。剛開始時還不斷
在想被抹黑和攻擊的原因,後來當我憤怒和報復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試圖以一個初中生的思維去代入他時,我發現我開始能理解那些幼稚行為的原因。再者,他的
抹黑基本上對我沒有造成任何傷害,不但聽的人都一一回來提醒我,連其他同事朋友都比我更著急去為我辟謠。結果他的行為反而令大家對他更反感,令他的聲名更
狼藉。
這次小風波,總算是對一向盡量遠離是非的我的一次訓練,特別是在這個環境,憂讒畏譏的人根本無法生存。不過這次也讓我認識到,是非就像病菌一樣,與他互相攻奸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唯有平時多坦誠待人,廣交朋友,繼續扮傻,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The Disappearance of Alice Creed
受電影簡介中,「被綁架的富家千金在四十八小時內與兩位歹徒周旋鬥智,跨越敵我界線的心機對決,加上峰迴路轉的曲折情節」這些句子吸引,花了個多小時觀看這套<The Disappearance of Alice Creed>,結果卻失望而回。
也許是最近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看多了,對這種刑警/受害人與歹徒門智門力,互相精心設計各種詭計與掩眼法的劇情抱有過高的期望,即使這套電影叫好叫座,在英國入圍“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Raindance Award”和“London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等多個奬項,我卻無法稱許。
事實上,電影前半段,導演把兩位綁匪Vic和Danny在用於幽禁Alice的公寓中作各種準備工夫,把Alice擄走到小型貨車上,以至拍下照片與影帶以勒索Alice的父親這一系列情節處理得一氣呵成,在內容的取捨上非常明智,感覺簡潔而有力。而戲中三位主角(也是僅有的三位角色)的表現都恰如其份,Alice的驚恐與歇斯底里,Danny的滿懷心事和Vic的沉著冷靜,甚至電影的灰暗色調都讓前半部舖排出真實感與緊張感,令人更期待之後Alice在如斯不利的環境下(叫天不應的囚室,手腳被綁於床上,黑布幪頭,綁匪“看來”沉著冷靜而且不惜一切)如何展開反撲。
可惜從Alice發現其中一位綁匪Danny其實是她的男友伊始,整部電影開始表現出劇本的蒼白拙劣。Danny在Alice與Vic之間忧疑不決,表現懦弱又接連犯下低級錯誤(先在緊張情況下遺下子彈殼,這個還勉強說得通,後在擊暈Alice後意外遺下手機於床上,這個讓我無話可說)。而Danny在身份被揭穿後,表現得心神仿彿,不斷受到Vic的壓力,這裏拍出了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氣氛,在廁所被迫吞下子彈殼一幕更把緊張氣氛推向高潮。
不過高潮過後,劇情更為不濟。Danny和Vic原來也是戀人這個“為甚麼他們會走在一起”的迷底解開後,觀眾忽然明白到原來電影簡介所謂的心機對決,峰迴路轉,揭穿了就是兩男一女的三角畸戀,萬能插蘇的愛恨交纏。然後Vic如何擺脫警方的追查,如何拿到贖金這些重要細節被導演完全略去(well,也許對於旨在表達三人角力的電影這些劇情毫不重要,但我在後段卻不斷回想這個問題以致無法集中)。電影尾段Vic與Danny分別在不同場景想要置對方於死地,卻總是不是忧疑不決,就是開槍時全部落空(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讓子彈飛的第一幕,當姜文型到爆地開了幾槍卻無聲無息,後面的小弟驚愕地問“沒中?”這個經典笑位)或者對方後來離奇復活(對,又是這些與Scream同出一轍的屎橋),甚至最後Danny離奇暴斃於車中,這些劇情都表現得拖泥帶水,非常婆媽而且讓人不解。結果Alice的成功逃脫與其說是智勝,倒不如說是運氣好得令人難以置信,而一心勒索金錢的綁匪最後的表現又軟弱得令人難以置信(開槍的準繩度也是差得令人難以置信)。
以一句話來總結,就是虎頭蛇尾,氣氛舖排頗佳,然劇本過於弱智,看完感覺茫然若失。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保重,再見
今天的天氣有點回暖
街上的人都把羽絨服收起
換上了輕便的薄外套
街景份外耳目一新
坐長途巴士回家的時候
我心想
“平安地又過了一天,幸運地”
也就是
我們的感情又安然地度過了一天
然而這種事
對己經在一起這麼久的我們來說
還值得高興嗎
還是說
正在走下坡的關係
每一天都特別值得珍惜?
我不禁回想起這些年的片片段段
從一開始
我們就不是那些受盡別人祝福,天造地設的一對
朋友們不只一次警告
兩個好勝的人走在一起
會不得善終
然後我們用了七年的日子
摔破盡他們的眼鏡
也把他們的警告變成了祝福
因為深愛
我們學會忍耐,學會包容,也學會欣賞
也因為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
我們願意犠牲許多不需要的自由
頭也不回地抵住了所有的誘惑
平淡而不轟烈的愛
就是我們所追求,甚至自豪的
曾經有一刻
我真的以為我們會像這樣過完一輩子
然後這一年
我換了新的工作
工作性質與時間都跟以往大相逕庭
我經歷了一段不短的適應期
能夠抽空見面的時間愈來愈少
我的脾氣卻愈來愈差
吵架的次數漸漸增多
結果兩個月前
妳向我說了
“保重,再見”
那一刻
我真的以為就要完結了
從七年前到現在的記憶
就要一句話全抹掉了
終於費了不知多少唇舌
我們又一如以往地
破涕為笑,互相擁抱,然後賽後檢討
但從那一天起
每次看見妳悶悶不樂時
我就想起那句“保重,再見”
每次都想是不是真的要完結了
我知道
成熟的態度
就是更積極,更樂觀
用堅定不移的信心去讓妳安心
但每次想起那句說話
我發現
我真的很介意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機場交通
香港機場連接市區的交通系統主要由三個部份構成。一個是的士,不過由於機場地處偏遠以致車資不菲,普通遊客或港人都不會選乘。一個是同樣價格昂貴人流稀少的機鐵。所以價錢最相宜,而又能準確抵達目的地(例如旅客入住的酒店)的,就是機場巴士了。
因為在機場上班的關係,幾乎每天下班等
車的時候,都會看見不少無助的旅客在巴士站的路線牌前逐個搜索,而完全沒有車站服務人員幫助他們(因為我們世界一流的機場的車站根本沒有服務人員)。而往往當他們(經過無數次向路人打聽)找到適當的巴士站,等候約二十分鐘後,尊貴的司機大哥們終於埋站上客時,他們才發現巴士是不設找續的(也不用說那些沒有準
備港幣的旅客)。他們必需從那些操著廣式英語或港式國語,面帶不耐煩的司機大哥口中找到那個躲在暗角,遠離其他巴士站的機場巴士服務櫃台。而當他們怱怱排
隊購票趕回車站時,巴士己經開走,他們也必需再呆等二十分鐘。加上漫長的車程(以銅鑼灣計約一個小時,碰巧是下班時間的話情況更糟),單單從下機到酒店之
間,己經折騰了差不多一個下午。
最近到澳門兩日一夜遊,剛抵達後印象最深的是碼頭旁邊偌大的服務站,有旅遊局的,也有各間酒店的專門服務櫃台,還有專人把你領到酒店專車旁排隊。服務非常周到。
去年到台灣的時候,在機場門口有數間旅遊巴士公司的人員到處拉客,只要你報上酒店名稱,他們就領著你到服務台繳付車資和排隊上車,完全不需要費心。你唯一要比較的只是幾間公司的價錢高低。
香港給人的印象,就是機場建得宏大漂
亮,但是一切系統化久缺人性,也缺乏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想想看,其實只要在通往巴士站的路上和每個巴士站前,豎一塊醒目的提示牌提示旅客先購票,或者多
僱幾名粗通外語的服務人員,即可省卻不少旅客的不便。不過這就是香港,就是習慣以不變應萬變。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鬼婆教仔法
http://livingalive.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08134
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不吃飯就餓著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會而,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久,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 歲。蘇姍笑著說: 「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我心領神會,托 比告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裡脊、油悶大蝦,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
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無奈,我! 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眼巴! 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問: 「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托比嘆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托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 吃飯,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她像托比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 一天,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很快,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料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忽然,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 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 住了。
蘇珊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托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蘇珊問托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 托比一邊哭,一邊拚命搖頭。? 說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托比非常喜歡, 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托比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托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托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托比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蘇珊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媽媽,你陪我一起去。 」 托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 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裡來了客人,托比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裡四 處轉悠。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聞。最後,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光 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對他說:「把地拖幹,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
托比不願意,又哭又鬧的,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 「這是蘇珊的事。」
過了一會兒,托比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媽媽,我錯了。」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知道。 」蘇珊打開門,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 ! 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 來,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 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 的問題。
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麵前發生衝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臨走前兩天,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蘇珊想了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托比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Elephant
Elephant demonstrates that high school life
is a complex landscape where the vitality and beauty of young lives can shift
from light to darkness with surreal speed. It’s an ordinary high school day.
Except that it’s not.
Bernard MacLaverty -- Troubles were like
having an elephant in your living room
“Elephant”是導演Gus Van Sant的"Death Trilogy"中的第二部,貫徹整個系列,三部電影都是基於真實故事改編而成。“Elephant”取材自一九九九年,導致廿一人受傷,十二人死亡的Columbine High School massacre.
導演運用了大量長鏡頭跟蹤幾位角色在校園
內外的活動,刻意用平淡而緩慢的調子去帶出美國高校的真實生活情況,全片甚至基本上不用配樂去渲染氣氛,就像一位老年人回憶往事般,把所有或喜或悲的,或
瑣碎或轟動的,或光榮或可恥的,都用同一種沒有抑揚頓挫的聲調徐徐道出。因為無論是你的課堂作業,,學會活動,還是面對甚麼家庭問題,社交問題,肥胖問題,交男女友的問題
── 諸如此類青少年的一般煩惱 ─── 在這天,相比於他們即將要碰到的,都毫不重要。
年青就是浮躁不安的。荷爾蒙不管你的身家背景,性別身高,當你發育到一定程度就會大量的瘋狂衝擊你的腦部,讓你坐立不安,容易發怒,也讓你追求刺激。就像其中一位槍手Alex開始時沉靜地彈著優雅的Fur
Elise,然後曲子慢慢滲入了他隠歳不住的躍動與不安,到最後以狂暴作結。
還記得你青少年時候的志願嗎?烈火雄心播放時,你的志願是消防員,然後一邊看著ER,一邊幻想自己拿著手術刀的樣子,然後又有甚麼刑事偵緝,壹號皇庭,也不再詳列那些超人蝙蝠俠的了,反正年青就是模仿,就是不甘平凡,就是膚淺多變。而恰巧,電影中的兩位槍手玩了一個屠殺的電腦遊戲,看了一部希特拉的片子。
所以那個電腦遊戲和希特拉的片子就像導火
線,青年的不安情緒就像不穏定的火種,當些兩者相遇,我們就得出了兩位槍手的基本原型。不過這樣還不足以導致悲劇發生,真正讓兩位一臉稚氣的少年掌握了強
大的殺人力量,也就是構成炸彈最重要的內涵的,是美國的槍枝氾濫問題。實際上青少年問題在世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大同小異的,唯獨(或者應該說在developed countries裏唯獨)在號稱最自由,最富有,最幸福的美國,它演變成震驚全球的校園屠殺案,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因為就如電影中所見,他們的孩子要得到槍械,就如我們到淘寶網購一雙皮鞋一樣簡單。美國某眾議院議員曾說,只要人民/孩子配備了槍械,他們就有了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其他持槍械者的威脅。這句說話的本末倒置之處,一如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簽訂的互不發展防衞系統條約,背後顯示出的是政府與人民對財雄勢大的軍火商的無能為力,以至於只能順應這些倒轉了的邏輯,或者乾脆視而不見。就如電影的題目—大象—的意思,當一頭大象走像了你的客廳,這件麻煩事的不合理程度與解決的難度,讓你寧願把大象視為假象,或反過來把你的客廳視為假像,欺騙自己的眼睛讓煩惱以一個較舒適的形態與你同在。
有人說導演Gus Van
Sant的美學就是沒有邏輯,然而這種美學放諸青少年槍擊案上,卻讓電影變得更為傳神,更為真實。因為他們的屠殺本來就是沒有甚麼邏輯,而且不可推測的,並不為甚麼報仇雪恨(有人說是為了報復他們在學校受到的欺凌,不過相比起Michelle受到嘲笑時的沉重反應,導演把Alex被欺凌後的反應處理得輕描淡寫,所以我認為不是問題的根本),沒有精心部署的殺人計劃,也沒有甚麼明確的目的和動機,硬要堆砌一個,就只能說是“cool”和“fun”這兩個Alex口中說出來天真無邪的詞語。所以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早上,當所有人過著他們一如既往的校園生活時,兩位少年吃完了母親準備的牛奶與pancake(還
有對母親說了撒嬌般的挑皮話),在浴室裏嘗過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次接吻(也有人說起同性戀,電影中沒有詳細說明,但我認為導演只是想憑此帶出兩位少年只不過
是連接吻都沒有嚐過的小孩子,下一刻就能主宰全校人的性命這種荒謬性,與同性戀無關),就提起了他們的玩具,進行了血腥屠殺。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道聽途說的醫學小常識
今天說幾個道聽途說回來的醫學小常識。
唔,首先說的是癌症。
最近有一位女同事不幸發現患上癌症。雖然說身邊有人患上癌症這種事一點也不新鮮,而且我與那位女同事可以算是素不相識,不過這次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的年齡。比我senior 得多的她,實際年齡只比我大一歳(唔,也就是很年輕了)。而每次有人患上癌症,我們都會聽到例如 “他平常不怎麼運動嗎?” “他的飲食習慣怎麼樣 ?以往作息正常嗎?”這種關於癌症與病人的生活方式的關聯問題(當然大多數人只想從病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導致癌症的原因,以令自己 安心)。記得早一兩年看過一篇文章,對這種關聯性有過非常生動的描述(也由於是早一兩年看的,正確性連我自己也非常懷疑,請聊讀作解悶則可,plus有錯 敬請指正)。
首先是癌症生成的基本原理。我們都知道人體由無數細胞組成,而每天都有新的細胞經由分裂產生,舊的細胞則死亡變成養分被吸收或排出,而這種新陳代謝則經由非常複雜的過程逹致平衡。同時人體內有葵帶遺傳基因的DNA, 而作為身體的工具,執行各種功能的蛋白質,則經由複製DNA而成。
我們所知道的致癌物質,就是損害了DNA內的基因,引致一些平常用作抑制細胞過快分裂的蛋白質變異和失去效用。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致癌 物質如何損害基因了。我們同時也擁有抵禦致癌物質的保護因子,而這種保護因子對致癌物質的攔截並非絕對,而是有一個固定的機率。那篇科學文章用了俄羅斯輪 盤作比喻。那就是,你可能玩上一百次也能全身而退,但也可能簡單地一槍斃命。這個比喻解釋了為甚麼有人抽了一輩子的烟都與癌症無緣,有些人早睡早起,不烟 不酒,年輕力壯,就是吃了一件燒得有點燶的义燒就得了癌症。不過那些保護因子的多寡也與生活習慣有關,因此當又有人用抽了九十年香烟的鄧小平的長壽來做例 子滿口道理時,你大可以反問他有沒有洗九十年冷水浴的習慣,和有沒有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運動量。
聽說那位年輕的女同事生活健康,正常, 無不良嗜好,這次患病純屬不幸(當然不知道她有沒有家族遺傳)。當我回看自己,實在找不到比她更不應該患病的理由,輪班工作,高壓的工作環境,也抽烟飲 酒。不過我己決定從可以做的方面改善生活習慣,多菜少肉,戒烟戒酒,多做運動,不要辜負了自己的運氣。也祝同事早日康復。
唔,首先說的是癌症。
最近有一位女同事不幸發現患上癌症。雖然說身邊有人患上癌症這種事一點也不新鮮,而且我與那位女同事可以算是素不相識,不過這次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的年齡。比我senior 得多的她,實際年齡只比我大一歳(唔,也就是很年輕了)。而每次有人患上癌症,我們都會聽到例如 “他平常不怎麼運動嗎?” “他的飲食習慣怎麼樣 ?以往作息正常嗎?”這種關於癌症與病人的生活方式的關聯問題(當然大多數人只想從病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導致癌症的原因,以令自己 安心)。記得早一兩年看過一篇文章,對這種關聯性有過非常生動的描述(也由於是早一兩年看的,正確性連我自己也非常懷疑,請聊讀作解悶則可,plus有錯 敬請指正)。
首先是癌症生成的基本原理。我們都知道人體由無數細胞組成,而每天都有新的細胞經由分裂產生,舊的細胞則死亡變成養分被吸收或排出,而這種新陳代謝則經由非常複雜的過程逹致平衡。同時人體內有葵帶遺傳基因的DNA, 而作為身體的工具,執行各種功能的蛋白質,則經由複製DNA而成。
我們所知道的致癌物質,就是損害了DNA內的基因,引致一些平常用作抑制細胞過快分裂的蛋白質變異和失去效用。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致癌 物質如何損害基因了。我們同時也擁有抵禦致癌物質的保護因子,而這種保護因子對致癌物質的攔截並非絕對,而是有一個固定的機率。那篇科學文章用了俄羅斯輪 盤作比喻。那就是,你可能玩上一百次也能全身而退,但也可能簡單地一槍斃命。這個比喻解釋了為甚麼有人抽了一輩子的烟都與癌症無緣,有些人早睡早起,不烟 不酒,年輕力壯,就是吃了一件燒得有點燶的义燒就得了癌症。不過那些保護因子的多寡也與生活習慣有關,因此當又有人用抽了九十年香烟的鄧小平的長壽來做例 子滿口道理時,你大可以反問他有沒有洗九十年冷水浴的習慣,和有沒有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運動量。
聽說那位年輕的女同事生活健康,正常, 無不良嗜好,這次患病純屬不幸(當然不知道她有沒有家族遺傳)。當我回看自己,實在找不到比她更不應該患病的理由,輪班工作,高壓的工作環境,也抽烟飲 酒。不過我己決定從可以做的方面改善生活習慣,多菜少肉,戒烟戒酒,多做運動,不要辜負了自己的運氣。也祝同事早日康復。
Um……..第一個醫學常識己經寫了這麼長的篇幅,還是就此打住,下次再續。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非常人語
非常人語
好想做 artist 李家仁
2011年01月06日
五十九歲才走紅,心境平 靜,「如果你是歌星,一首歌爆紅,可以接好多 job,剪綵、賣廣告、拍片;我無利益,又係咁做,傷風咳發燒,無人因為你紅而睇你,我又不會賣廣告:『呢隻咳藥水正呀!』」近年香港醫生爭相拍廣告賣 藥,「要好小心,一隻藥現在好哋哋,他日有何副作用,你好難過到自己。」
一曲《小明上廣州》,兒科醫生李家仁紅爆 YouTube,但也惹來高登仔狂轟猛炸,他自得其樂:「演藝事業,最緊要你來看,『 God's favorite word is come!』嚟啦,你嚟教會就得,就像老千,最怕你唔嚟!我一樣,你罵我不緊要,睇片就得,睇多幾次仲好,點擊率更高!」這天他教記者看 YouTube數據:「十二月八日出街,第一日十萬(點擊),第二日廿萬,第三日卅萬。當然香港最多(觀眾),英國又有,紐西蘭又有,澳洲又有,北美洲又 有……再看陳奕迅那首《陀飛輪》,一百六十幾萬,再睇 statistic,原來三月開始,而且他只有這裡(中國)!」
小 明歌詞,別說高登仔,李家仁也摸不着頭腦,「我發覺現在的歌要無厘頭,好像這些,無厘頭 rap。以前《小明坐火車》(《小明上廣州》前身),我迹晒頭,但作咗就唱囉!」後來才發現極具深意:「坐火車坐了十幾年先去到廣州,其實我教年輕人要 捱。」咁都得?「柴九都捱咗廿年啦!」
第三部曲定名《小明去東莞》,再挑戰網友底線,曲詞俱備,問你死未,「小明去佛山, 去澳洲,去邊都得。剛剛想到《小明唔索K》,我搞反吸煙十幾年,好失敗的經驗:好難跟年輕人溝通,找個教授講吸煙害處,無人理你,個個都知,但唔關佢事, 因為有排未死;你話易老,佢都未老。如果有機會(唱歌)可以跟他們溝通,即使被人笑,覺得對就做。」
自小希望登上舞台,「我好鍾意表演事業,但做不到歌星、影星。」唸小三時帶領全校唱校歌,「我唱到唔走音就算。」中六參加星島業餘歌唱比賽,唱得太高音,夢想幻滅,「這不是我的世界,沒什麼,繼續讀書吧。」
反 而中年走運,九七年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開騷,他跑上紅館舞台唱歌,羨煞很多奀星,可是製作機構有線電視竟然不能播放,「我在香港唱歌,只能在無綫播。」原來 他是無綫合約歌手,失敬失敬!「我是兒歌歌手好多年了,我不是歌星嘛,歌手啫!」他有一番理論:「係人都識唱歌,你識講話發音就得,但(做歌星)講因 緣。」
為何專攻兒歌?「不唱兒歌唱什麼歌?情歌麼,幾十歲人了。兒歌無甚要求嘛!」但他想過找老師學唱歌,電台朋友勸阻:「你唱來唱去都係咁 o架啦!」
《小 明上廣州》實在太 hit,無綫抗議被侵權, YouTube只有刪除片段,「我作為音樂人,覺得無可厚非。」幾日前他自費上廣州拍MV,先到 outlet店買外套,再向廣州親戚借T恤,小本經營,只怪英皇不簽他,「李家仁沒有商業價值嘛,哪有公司簽我?我簽自己囉!」
也 恨演戲,可惜只拍過一部電影《寶貝計劃》,飾演醫生,見不着主角成龍、導演陳木勝,「原來拍戲可以咁兒戲!」早上七時半到場,問:「導演呢?」工作人員 答:「今日導演不在,副導演拍。」「劇本呢?」「你係醫生,你度!」李家仁慨嘆:「我甚至要教其他演員點做,原來這就拍成一齣戲,兒戲過無綫,係人都做得 到,只要你有機會。」
自認表演慾強,因此頻上電視,「普通人對着鏡頭會驚,我好 relax,我上電視是為了減壓。你們唱K減壓,我不需要,我用工作分開,我唱歌時,你不要叫我李家仁醫生,我是李家仁。
「某 方面我好想做 artist,但是很難,辛康納利不做 007,人家仍叫他 007,所以這身份(醫生)對我投身演藝界不好,例如你在劇集見到我,『李醫生呀!』我都唔想做醫生!無論我做得幾好,你都叫我李醫生,我入唔到去,我無 辦法做到柴九,不可以做古靈精怪角色,例如做賊。」
望穿秋水,有次港台電視部叫他拍《性本善》,角色終於古怪,他卻耍手擰 頭,也難怪,不是人人敢扮嫖客,「我仍當醫生,始終有形象,做其他無問題, 做賊都得,嫖客唔得。」只有繼續飾演醫生,「我唔係有咁多機會拍戲,要過吓癮,無辦法, 007也做了很多年才不再做 007。」
這天李家仁在 K房大展歌喉,好友朱咪咪在場,否認教過他唱歌,但李醫生堅稱:「佢俾過嘢我 o架!」
醫生友人相繼離世,有的被失常病人斬死,有的吊頸,有的腦出血,「有同事阿媽年初二出街,被樓上死貓砸死。人生隨緣啦,有得唱歌就唱歌,有得開心就開心,你唔知聽日你死唔死。」
好歌不妨一聽再聽。觀眾來自全世界,更勝陳奕迅,「好開心!」
唱歌獲獎不少。
行醫並非童年志願,自小愛聽收音機,最憎讀書,「我常叫人不要學我!」聖保羅男女中學測驗不多,考試一鋪定生死,「我好鍾意,平時不用讀書,考試前你俾一晚我讀書就夠。」名次維持六、七,「夠啦,別要我考一、二、三,好痛苦, keep住六、七好 happy。」
當年父母在灣仔開設書局,就在大有商場對面,李家仁自小博覽群書,中史科不必用力,「王安石變法總是那些東西,只須寫長一點。中文也不用讀書,最緊要讀少科!」中文好到後來替壹仔寫稿,「梁天偉主政時,我寫過幾篇。」結果會考中文摘A,中史拿B。
自認偷懶,只想說明人貴自知,「永遠有人叻過我,我知道爭不到第一,我知道自己的 limitation,最緊要知道自己可以去到哪裡,不要強求。」
正如他早知當不上明星,「 Know your limitation,我歌喉又不是好到殺死人,我又不是高大威猛,又不是靚仔。」
一次做勞作,被老師當眾取笑,「全班跟住笑,我就唔識笑,我做咗成晚,點解你要笑我?我只想學嘢,你又唔講我衰乜。當時我發誓,美術、書法我只會僅僅合格,不會做好。」
中文了得,卻揀理科,「我只考慮出路,我不想做官,又沒耐性教書,上堂我都瞓覺,自己也沒興趣,教書只會誤人子弟。理科有哪幾科? Engine,我最憎計數。」那次羞辱影響深遠,「我不愛繪畫,不能讀建築。有什麼剩? Medicine,焗住去。」
當時港大法律系創立不久,何不去馬?「我那年代當然不去港大讀 Law,一定去英國,新開點會好?除咗壹仔。」這個人說話跟他面形一般圓滑:「當時係好勁啊,一出,嘩,勁到,邊個唔俾面壹仔……」言歸正傳:「如果 Medicine唔收,係咁先,我都唔知點搞。」
醫科畢業,不揀外科,也跟羞辱有關,「內科不用揸刀做手術,我不喜歡勞作,也不會做得好,只會俾人笑,我知道自己的 limitation。內科再分精神科,精神科要慢慢講,講到自己都癲埋咁滯。」
剩下大人科、小兒科,「大人科好多老人家,不只是身體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公公入院有婆仔送,婆仔出院無人接,可能老公仔死咗,子女又不想要,你醫好她,但問題解決不到。」只剩兒科,全港最出位的兒科醫生就此誕生。
電視新聞記者絕少找他扑咪,「係好事,(新聞)好多陷阱,好簡單,水喉水有色,我說沒事,但他們想套我說有事,我一說,他們只剪那一句,我見得太多,一直未中過招,希望今次不會中招!」
客人甚少是有錢人,經常賒數,「老豆教落,唔好服侍有錢人,你醫好普通人,佢好開心,但有錢人覺得應分。」錢包厚成咁,無計啦!
跟兩任特首合照。左圖煲呔沒結煲呔,反而李家仁結了呔,僭越之罪可不算小,「自此我不結煲呔,不要功高蓋主,除了今次唱《小明上廣州》。」
多年來見證兒科盛衰,「那時 baby boom,世界幾好;現在是夕陽行業,人不生子,你見都是大陸人來港生,生完返上去……私人執業 market小了。」
現時好做的,首選皮膚科,「第一沒有急症,最多痕癢,怎會急?你不用半夜起身(診症);第二,皮膚敏感、身痕,永遠治不好,最多用止痕膏,到咁上下條友應該返嚟,永遠有好多病人。」最難做呢?「心臟科最大鑊,會死人,突然心痛,你敢唔睇?你敢唔敢?有什麼事怨你一世。」
這叫壓力,「你打工有何壓力?你做過醫生才知,當你去到 life and death,出一宗事,有人死了,你一世唔安樂。做醫生最難是什麼?梁智鴻教落,考試不是考你識幾多,反正你一定唔識,而是看你能否承受壓力做醫生。」
李家仁鼓勵後輩做醫生嗎?「在香港做醫生是受人尊敬的職業,可有溫飽,但你不要想着發達,要發達唔該你做金融。」近來不少公立醫院高級醫生辭職,私人執業搵真銀,「他們以為世界咁好,唔係 o架,別以為你是高級醫生,一出來就好多人睇,病人帶不走。
「私家醫生好似搵多好多,因為時間長好多, effort多好多。你在大學做,在公家醫院做,放假一樣有錢搵,我們手停口停。當然你有好多錢, you don't care,但我不是去到那地步, I do care!」
很多醫生頂唔順醫管局?「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問題,不是頂唔頂得順的問題,你要 adjust,難道你做壹週不用聽老細講?老細叫你訪問李家仁,『妖,最憎佢!』你都要做。」
本來他在伊利沙伯醫院工作,後來自立門戶,「當年我無官升,伊利沙伯只有兩個顧問醫生位,瑪嘉烈有兩個,而這四個人看來不會走,我前面仍有好多人排隊,老細(其中一名顧問醫生)叫我走,我仲唔走?」
八 七年設立診所,他說跑上婦女節目全無宣傳作用,還是「靠隔籬三嬸睇過OK」,靠口碑,「最成功那些(私家醫生)營業時間好長,年中無休,價錢唔 貴,最緊要『等埋我啦醫生!』『好,等埋你!』」有些醫生日看二百幾個病人,李家仁望塵莫及,「荃灣耳鼻喉科兩分幾鐘睇一個,睇到夜晚十二點!」
耳鼻喉科要做手術,不是他杯茶,「耳鼻喉搵到錢,因為鼻敏感也是永遠治不好,空氣污濁,愈來愈多人鼻敏感,除非十三億人不見了十二億,空氣一定好。開會講減排無用,人係咁多,個個呼出口氣,你叫佢哋唔好呼吸吖笨!」
撰文:陳勝藍
攝影:林亦非
好想做 artist 李家仁
2011年01月06日
五十九歲才走紅,心境平 靜,「如果你是歌星,一首歌爆紅,可以接好多 job,剪綵、賣廣告、拍片;我無利益,又係咁做,傷風咳發燒,無人因為你紅而睇你,我又不會賣廣告:『呢隻咳藥水正呀!』」近年香港醫生爭相拍廣告賣 藥,「要好小心,一隻藥現在好哋哋,他日有何副作用,你好難過到自己。」
一曲《小明上廣州》,兒科醫生李家仁紅爆 YouTube,但也惹來高登仔狂轟猛炸,他自得其樂:「演藝事業,最緊要你來看,『 God's favorite word is come!』嚟啦,你嚟教會就得,就像老千,最怕你唔嚟!我一樣,你罵我不緊要,睇片就得,睇多幾次仲好,點擊率更高!」這天他教記者看 YouTube數據:「十二月八日出街,第一日十萬(點擊),第二日廿萬,第三日卅萬。當然香港最多(觀眾),英國又有,紐西蘭又有,澳洲又有,北美洲又 有……再看陳奕迅那首《陀飛輪》,一百六十幾萬,再睇 statistic,原來三月開始,而且他只有這裡(中國)!」
小 明歌詞,別說高登仔,李家仁也摸不着頭腦,「我發覺現在的歌要無厘頭,好像這些,無厘頭 rap。以前《小明坐火車》(《小明上廣州》前身),我迹晒頭,但作咗就唱囉!」後來才發現極具深意:「坐火車坐了十幾年先去到廣州,其實我教年輕人要 捱。」咁都得?「柴九都捱咗廿年啦!」
第三部曲定名《小明去東莞》,再挑戰網友底線,曲詞俱備,問你死未,「小明去佛山, 去澳洲,去邊都得。剛剛想到《小明唔索K》,我搞反吸煙十幾年,好失敗的經驗:好難跟年輕人溝通,找個教授講吸煙害處,無人理你,個個都知,但唔關佢事, 因為有排未死;你話易老,佢都未老。如果有機會(唱歌)可以跟他們溝通,即使被人笑,覺得對就做。」
自小希望登上舞台,「我好鍾意表演事業,但做不到歌星、影星。」唸小三時帶領全校唱校歌,「我唱到唔走音就算。」中六參加星島業餘歌唱比賽,唱得太高音,夢想幻滅,「這不是我的世界,沒什麼,繼續讀書吧。」
反 而中年走運,九七年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開騷,他跑上紅館舞台唱歌,羨煞很多奀星,可是製作機構有線電視竟然不能播放,「我在香港唱歌,只能在無綫播。」原來 他是無綫合約歌手,失敬失敬!「我是兒歌歌手好多年了,我不是歌星嘛,歌手啫!」他有一番理論:「係人都識唱歌,你識講話發音就得,但(做歌星)講因 緣。」
為何專攻兒歌?「不唱兒歌唱什麼歌?情歌麼,幾十歲人了。兒歌無甚要求嘛!」但他想過找老師學唱歌,電台朋友勸阻:「你唱來唱去都係咁 o架啦!」
《小 明上廣州》實在太 hit,無綫抗議被侵權, YouTube只有刪除片段,「我作為音樂人,覺得無可厚非。」幾日前他自費上廣州拍MV,先到 outlet店買外套,再向廣州親戚借T恤,小本經營,只怪英皇不簽他,「李家仁沒有商業價值嘛,哪有公司簽我?我簽自己囉!」
也 恨演戲,可惜只拍過一部電影《寶貝計劃》,飾演醫生,見不着主角成龍、導演陳木勝,「原來拍戲可以咁兒戲!」早上七時半到場,問:「導演呢?」工作人員 答:「今日導演不在,副導演拍。」「劇本呢?」「你係醫生,你度!」李家仁慨嘆:「我甚至要教其他演員點做,原來這就拍成一齣戲,兒戲過無綫,係人都做得 到,只要你有機會。」
自認表演慾強,因此頻上電視,「普通人對着鏡頭會驚,我好 relax,我上電視是為了減壓。你們唱K減壓,我不需要,我用工作分開,我唱歌時,你不要叫我李家仁醫生,我是李家仁。
「某 方面我好想做 artist,但是很難,辛康納利不做 007,人家仍叫他 007,所以這身份(醫生)對我投身演藝界不好,例如你在劇集見到我,『李醫生呀!』我都唔想做醫生!無論我做得幾好,你都叫我李醫生,我入唔到去,我無 辦法做到柴九,不可以做古靈精怪角色,例如做賊。」
望穿秋水,有次港台電視部叫他拍《性本善》,角色終於古怪,他卻耍手擰 頭,也難怪,不是人人敢扮嫖客,「我仍當醫生,始終有形象,做其他無問題, 做賊都得,嫖客唔得。」只有繼續飾演醫生,「我唔係有咁多機會拍戲,要過吓癮,無辦法, 007也做了很多年才不再做 007。」
這天李家仁在 K房大展歌喉,好友朱咪咪在場,否認教過他唱歌,但李醫生堅稱:「佢俾過嘢我 o架!」
醫生友人相繼離世,有的被失常病人斬死,有的吊頸,有的腦出血,「有同事阿媽年初二出街,被樓上死貓砸死。人生隨緣啦,有得唱歌就唱歌,有得開心就開心,你唔知聽日你死唔死。」
好歌不妨一聽再聽。觀眾來自全世界,更勝陳奕迅,「好開心!」
唱歌獲獎不少。
行醫並非童年志願,自小愛聽收音機,最憎讀書,「我常叫人不要學我!」聖保羅男女中學測驗不多,考試一鋪定生死,「我好鍾意,平時不用讀書,考試前你俾一晚我讀書就夠。」名次維持六、七,「夠啦,別要我考一、二、三,好痛苦, keep住六、七好 happy。」
當年父母在灣仔開設書局,就在大有商場對面,李家仁自小博覽群書,中史科不必用力,「王安石變法總是那些東西,只須寫長一點。中文也不用讀書,最緊要讀少科!」中文好到後來替壹仔寫稿,「梁天偉主政時,我寫過幾篇。」結果會考中文摘A,中史拿B。
自認偷懶,只想說明人貴自知,「永遠有人叻過我,我知道爭不到第一,我知道自己的 limitation,最緊要知道自己可以去到哪裡,不要強求。」
正如他早知當不上明星,「 Know your limitation,我歌喉又不是好到殺死人,我又不是高大威猛,又不是靚仔。」
一次做勞作,被老師當眾取笑,「全班跟住笑,我就唔識笑,我做咗成晚,點解你要笑我?我只想學嘢,你又唔講我衰乜。當時我發誓,美術、書法我只會僅僅合格,不會做好。」
中文了得,卻揀理科,「我只考慮出路,我不想做官,又沒耐性教書,上堂我都瞓覺,自己也沒興趣,教書只會誤人子弟。理科有哪幾科? Engine,我最憎計數。」那次羞辱影響深遠,「我不愛繪畫,不能讀建築。有什麼剩? Medicine,焗住去。」
當時港大法律系創立不久,何不去馬?「我那年代當然不去港大讀 Law,一定去英國,新開點會好?除咗壹仔。」這個人說話跟他面形一般圓滑:「當時係好勁啊,一出,嘩,勁到,邊個唔俾面壹仔……」言歸正傳:「如果 Medicine唔收,係咁先,我都唔知點搞。」
醫科畢業,不揀外科,也跟羞辱有關,「內科不用揸刀做手術,我不喜歡勞作,也不會做得好,只會俾人笑,我知道自己的 limitation。內科再分精神科,精神科要慢慢講,講到自己都癲埋咁滯。」
剩下大人科、小兒科,「大人科好多老人家,不只是身體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公公入院有婆仔送,婆仔出院無人接,可能老公仔死咗,子女又不想要,你醫好她,但問題解決不到。」只剩兒科,全港最出位的兒科醫生就此誕生。
電視新聞記者絕少找他扑咪,「係好事,(新聞)好多陷阱,好簡單,水喉水有色,我說沒事,但他們想套我說有事,我一說,他們只剪那一句,我見得太多,一直未中過招,希望今次不會中招!」
客人甚少是有錢人,經常賒數,「老豆教落,唔好服侍有錢人,你醫好普通人,佢好開心,但有錢人覺得應分。」錢包厚成咁,無計啦!
跟兩任特首合照。左圖煲呔沒結煲呔,反而李家仁結了呔,僭越之罪可不算小,「自此我不結煲呔,不要功高蓋主,除了今次唱《小明上廣州》。」
多年來見證兒科盛衰,「那時 baby boom,世界幾好;現在是夕陽行業,人不生子,你見都是大陸人來港生,生完返上去……私人執業 market小了。」
現時好做的,首選皮膚科,「第一沒有急症,最多痕癢,怎會急?你不用半夜起身(診症);第二,皮膚敏感、身痕,永遠治不好,最多用止痕膏,到咁上下條友應該返嚟,永遠有好多病人。」最難做呢?「心臟科最大鑊,會死人,突然心痛,你敢唔睇?你敢唔敢?有什麼事怨你一世。」
這叫壓力,「你打工有何壓力?你做過醫生才知,當你去到 life and death,出一宗事,有人死了,你一世唔安樂。做醫生最難是什麼?梁智鴻教落,考試不是考你識幾多,反正你一定唔識,而是看你能否承受壓力做醫生。」
李家仁鼓勵後輩做醫生嗎?「在香港做醫生是受人尊敬的職業,可有溫飽,但你不要想着發達,要發達唔該你做金融。」近來不少公立醫院高級醫生辭職,私人執業搵真銀,「他們以為世界咁好,唔係 o架,別以為你是高級醫生,一出來就好多人睇,病人帶不走。
「私家醫生好似搵多好多,因為時間長好多, effort多好多。你在大學做,在公家醫院做,放假一樣有錢搵,我們手停口停。當然你有好多錢, you don't care,但我不是去到那地步, I do care!」
很多醫生頂唔順醫管局?「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問題,不是頂唔頂得順的問題,你要 adjust,難道你做壹週不用聽老細講?老細叫你訪問李家仁,『妖,最憎佢!』你都要做。」
本來他在伊利沙伯醫院工作,後來自立門戶,「當年我無官升,伊利沙伯只有兩個顧問醫生位,瑪嘉烈有兩個,而這四個人看來不會走,我前面仍有好多人排隊,老細(其中一名顧問醫生)叫我走,我仲唔走?」
八 七年設立診所,他說跑上婦女節目全無宣傳作用,還是「靠隔籬三嬸睇過OK」,靠口碑,「最成功那些(私家醫生)營業時間好長,年中無休,價錢唔 貴,最緊要『等埋我啦醫生!』『好,等埋你!』」有些醫生日看二百幾個病人,李家仁望塵莫及,「荃灣耳鼻喉科兩分幾鐘睇一個,睇到夜晚十二點!」
耳鼻喉科要做手術,不是他杯茶,「耳鼻喉搵到錢,因為鼻敏感也是永遠治不好,空氣污濁,愈來愈多人鼻敏感,除非十三億人不見了十二億,空氣一定好。開會講減排無用,人係咁多,個個呼出口氣,你叫佢哋唔好呼吸吖笨!」
撰文:陳勝藍
攝影:林亦非
extract of some recent articles
<<獨唱團>> - 看哪,這人
石康
我上中学时参加了体校摔跤队,分给我一个对练伙伴,我当时四十公斤,他与我一样高,比我大两岁,却比我重十公斤。因为他总是弄伤别人,所以无人愿意跟他搭 伴,一开始,我总是被当做沙袋,任他摔他,我当时就注意到,他摔我摔得很痛,他的动作十分生硬。我告诉他动作是错的,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的力气很大, 每次都能轻松地赢我。
一个月后,我有机会使用正确的摔跤动作把他摔倒。起初,他感到十分吃惊,但仍不相信自己的 动作是错的,我一步一步分解做给他看,且让教练看,教练说我是对的,他是错的,让他按照我的动作做改,但他一点也不改,以后,我与他摔跤,赢面越来越大, 后来发展到摔十次可以赢下七到八次。他只是嘴上说我摔的好,私下里并不改动作,直至我离队,他一直没能摔过我。这件事让我非常不解,明明他改一改动作,就 能轻松地赢我,为何他就是不改呢?
每天我们都尴尬地练习,他任由我一次次摔倒,到我离队时。他跟我摔十次输十次,已对跟我比赛失去了信心。
我认为他缺乏学习能力,也就是纠错能力,他像是一部机器。
同样的事情总是发生。
在我和我爸学打网球的时候,他六十八岁,我三十八是,其实一开始就只学一个正手击球动作,他用了三年时间竟没有学会,我感到不解,而他一再强调他年龄大 了,事实上,我注意到,他从未主动地去研究一下那动作,他在那动作上花的时间只限于每天在球场的一小时,他沿用的动作是他打乒乓球时的动作,而根本没有人 教过他打乒乓球,所以他打乒乓球也是瞎打,他只是出于本能地认为就那么打就可以了。接下来,我发现,他面对球的时候,总是很紧张,以至于根本来不及做动 作,他只是尽力想把球挡到另一半球场去,在球场上,我告诉他要如何击球,但在一次面对来求,他依然紧张,完全不记得动作要领,只是把球打回去。
好笑的是,一开始,我也同时陷入到这个恶性循环,但我从球场上下来,会花时间研究动作,我错在哪里,如何错,我会买教材,我会观察别人的正确打法,我会一个人的时候慢慢地钻研并体会那动作,这导致我越做越正确。
我看到太多的人以种种借口对于一件事情不投入热情,不投入时间及精 力,他们只是凑合着混,他们对事物没有发自内心的爱,不愿把一件事情看成一种挑战,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对或者做好。他们一点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他们习惯 了这种思维模式,以至你要是想一点一滴帮助他们,反倒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他没有想到,当你不推进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的终结。
人一旦陷入机器状态,困难虽然消失了,事情也就停滞了。至于机器的方式嘛,我认为机器完全可以替我们过。
我们是有知识的人,我们更需要运用我们的自由意志,或是人们所说的主观能动性,因它可为我们的人生创造价值或意义。
<<坐牢切勿拾肥皂>> - 永恒之主題
彭浩翔
我們看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而該從此事引申到別的事情上。
有次看到一段國際趣聞版的短報道,一名英國飛機師,童年夢想就是拿著一大堆的氫氣球,把自己升上天空。待升至某高度,就放手從空中跳下來開降傘。其實這是 個簡單道理,理論上是可行的。只是從來沒有人做過,大家除了當笑話一則外,就大概只能在<<必必鳥與威利狼>>之類的卡通片內看 到。可是當那機師退休時,還真的決定把這個計劃付諸實行。結果他綁著百多個汽球,一直升到一萬二千呎高空,然後把汽球割斷跳傘跳下來。最後此事被列入了健 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憑這事,我們看到甚麼?當然最簡單的,你可以說「真瘋狂啊」,「也會有人這樣做呢」。
但這事其實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它隱藏了萬物的玄機。在這個行為上,哪一段時間最危險?其實並不是升到一萬二千尺高空,而是升離地面超過三十米又未達至一千 米前之間,因為這高度可以跌死,而又未達至降落傘能夠打開的高度。人生中任何時候都會遇上這樣的危險,世間所有事情,到達了某一極致,就會有種防護機制, 令到當事人免受傷害。就正如犯罪一樣,大多數時候,我們社會也沒有辦法捉到大奸大惡的人,因為當一個人犯罪到某一個層次,就找到一個防護機制,例如可以僱 用非常傑出的辯護律師團替他洗脫罪名,更甚是他本身可能就是當權者,會把一切罪行,以法律之名賦于合法的地位,因此我們捉不到這個階層的人。正如當汽球升 到一千尺以上時,那機師就可以打開降傘,因此我們就只能抓到在這個階層以下的罪犯。當然要是他犯的事太小,例如只是偷鄰家女生的內衣褲,我們可能也很難抓 到,這種罪狀實在是太微型,正如還未至三十米,跌下來也可以承受。
氫氣球跳傘一事,其實也能套進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許多成功人士也需要突破這個一千尺關口,一個能夠展開良性回饋前的里程碑。突破了,你將會是英雄豪傑,不能突破的,就只會是悲劇英雄。
石康
我上中学时参加了体校摔跤队,分给我一个对练伙伴,我当时四十公斤,他与我一样高,比我大两岁,却比我重十公斤。因为他总是弄伤别人,所以无人愿意跟他搭 伴,一开始,我总是被当做沙袋,任他摔他,我当时就注意到,他摔我摔得很痛,他的动作十分生硬。我告诉他动作是错的,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的力气很大, 每次都能轻松地赢我。
一个月后,我有机会使用正确的摔跤动作把他摔倒。起初,他感到十分吃惊,但仍不相信自己的 动作是错的,我一步一步分解做给他看,且让教练看,教练说我是对的,他是错的,让他按照我的动作做改,但他一点也不改,以后,我与他摔跤,赢面越来越大, 后来发展到摔十次可以赢下七到八次。他只是嘴上说我摔的好,私下里并不改动作,直至我离队,他一直没能摔过我。这件事让我非常不解,明明他改一改动作,就 能轻松地赢我,为何他就是不改呢?
每天我们都尴尬地练习,他任由我一次次摔倒,到我离队时。他跟我摔十次输十次,已对跟我比赛失去了信心。
我认为他缺乏学习能力,也就是纠错能力,他像是一部机器。
同样的事情总是发生。
在我和我爸学打网球的时候,他六十八岁,我三十八是,其实一开始就只学一个正手击球动作,他用了三年时间竟没有学会,我感到不解,而他一再强调他年龄大 了,事实上,我注意到,他从未主动地去研究一下那动作,他在那动作上花的时间只限于每天在球场的一小时,他沿用的动作是他打乒乓球时的动作,而根本没有人 教过他打乒乓球,所以他打乒乓球也是瞎打,他只是出于本能地认为就那么打就可以了。接下来,我发现,他面对球的时候,总是很紧张,以至于根本来不及做动 作,他只是尽力想把球挡到另一半球场去,在球场上,我告诉他要如何击球,但在一次面对来求,他依然紧张,完全不记得动作要领,只是把球打回去。
好笑的是,一开始,我也同时陷入到这个恶性循环,但我从球场上下来,会花时间研究动作,我错在哪里,如何错,我会买教材,我会观察别人的正确打法,我会一个人的时候慢慢地钻研并体会那动作,这导致我越做越正确。
我看到太多的人以种种借口对于一件事情不投入热情,不投入时间及精 力,他们只是凑合着混,他们对事物没有发自内心的爱,不愿把一件事情看成一种挑战,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对或者做好。他们一点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他们习惯 了这种思维模式,以至你要是想一点一滴帮助他们,反倒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他没有想到,当你不推进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的终结。
人一旦陷入机器状态,困难虽然消失了,事情也就停滞了。至于机器的方式嘛,我认为机器完全可以替我们过。
我们是有知识的人,我们更需要运用我们的自由意志,或是人们所说的主观能动性,因它可为我们的人生创造价值或意义。
<<坐牢切勿拾肥皂>> - 永恒之主題
彭浩翔
我們看一件事,不能只看表面,而該從此事引申到別的事情上。
有次看到一段國際趣聞版的短報道,一名英國飛機師,童年夢想就是拿著一大堆的氫氣球,把自己升上天空。待升至某高度,就放手從空中跳下來開降傘。其實這是 個簡單道理,理論上是可行的。只是從來沒有人做過,大家除了當笑話一則外,就大概只能在<<必必鳥與威利狼>>之類的卡通片內看 到。可是當那機師退休時,還真的決定把這個計劃付諸實行。結果他綁著百多個汽球,一直升到一萬二千呎高空,然後把汽球割斷跳傘跳下來。最後此事被列入了健 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憑這事,我們看到甚麼?當然最簡單的,你可以說「真瘋狂啊」,「也會有人這樣做呢」。
但這事其實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它隱藏了萬物的玄機。在這個行為上,哪一段時間最危險?其實並不是升到一萬二千尺高空,而是升離地面超過三十米又未達至一千 米前之間,因為這高度可以跌死,而又未達至降落傘能夠打開的高度。人生中任何時候都會遇上這樣的危險,世間所有事情,到達了某一極致,就會有種防護機制, 令到當事人免受傷害。就正如犯罪一樣,大多數時候,我們社會也沒有辦法捉到大奸大惡的人,因為當一個人犯罪到某一個層次,就找到一個防護機制,例如可以僱 用非常傑出的辯護律師團替他洗脫罪名,更甚是他本身可能就是當權者,會把一切罪行,以法律之名賦于合法的地位,因此我們捉不到這個階層的人。正如當汽球升 到一千尺以上時,那機師就可以打開降傘,因此我們就只能抓到在這個階層以下的罪犯。當然要是他犯的事太小,例如只是偷鄰家女生的內衣褲,我們可能也很難抓 到,這種罪狀實在是太微型,正如還未至三十米,跌下來也可以承受。
氫氣球跳傘一事,其實也能套進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許多成功人士也需要突破這個一千尺關口,一個能夠展開良性回饋前的里程碑。突破了,你將會是英雄豪傑,不能突破的,就只會是悲劇英雄。
朋友
離開校園愈久,工作也轉了好幾次之後,有種感受愈來愈深o
所謂的相知相交,朋友一場,原來都不過像龍應台的'目送'所說,最後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o
高中,你我同是插班生,在差不多原班中五直升的班級裏,大家好像找到了大海中的浮木o 那些一起在公園偷抽煙,一起辱罵風紀,被欺侮時互相出頭的日子,那時候我以為會維持到永遠o 然後我們剛好進了同一所大學,修的是不同的科,最初不時相約午飯抽煙,但慢慢大家有了各自的圈子,分歧愈來愈大,而這種分歧不是意見不合,而是發現可以聊的話題愈來愈少,相對愈來愈無言o 最後,大家不再怎麼聯絡對方,幾年間相約過兩三次,最後都因事擱置了o
工作上,大家都是今年剛進這間公司的freshman,重新適應新的文化,認識新的同事,學習做新的工作,也許是這裏的文化使然,我們這個職位受的壓力特別大,來自management board的,來自前輩同事的,還有那些高fail rate的考試, 對於這份工作的不安全感與壓力,反而讓一班人培養起了一種革命情感o 短短兩三個月,一班人friend得像老死o 上完course後,因緣際會,與A分到同一組o 大家都有著極端無聊的性格,大家都愛happy hour,因此特別投契,工作上互相提點,共同進退o 然後有一天,忽然你沒有上班,通短訊後才知原來你早遞了辭職信,而早一天,也就是你看起來與平常完全無異的一天,己經是你的last day. 一班同期的同事為你farewell,但那天我們某幾個下班下得特別晚,你沒有等,結果我們自己搞了一個沒有你的farewell. 你剛進新公司,工作特別忙碌,再聽見你的消息,己經是幾個月後,那是你要結婚了的消息,好幾位同事被邀請了,不包括我o
其實最尷尬的是,你認真地對待朋友,甚至毫不害羞地用起了'兄弟'這種詞語,你誤以為這種友情是可以維持一輩子的o 然後當有些事情發生了,環境改變了,你忽然發現,原來你在別人心中並沒有你所想的那麼重要,你們之間的交情是功能性的,只是兩條生命線在命運中遇然相交下的結果o 當你們重新向相反的方向進發時,變臉可以如此的快o
也許我也要慢慢學習掛上熱情的笑容,和一顆冰冷的心o
所謂的相知相交,朋友一場,原來都不過像龍應台的'目送'所說,最後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o
高中,你我同是插班生,在差不多原班中五直升的班級裏,大家好像找到了大海中的浮木o 那些一起在公園偷抽煙,一起辱罵風紀,被欺侮時互相出頭的日子,那時候我以為會維持到永遠o 然後我們剛好進了同一所大學,修的是不同的科,最初不時相約午飯抽煙,但慢慢大家有了各自的圈子,分歧愈來愈大,而這種分歧不是意見不合,而是發現可以聊的話題愈來愈少,相對愈來愈無言o 最後,大家不再怎麼聯絡對方,幾年間相約過兩三次,最後都因事擱置了o
工作上,大家都是今年剛進這間公司的freshman,重新適應新的文化,認識新的同事,學習做新的工作,也許是這裏的文化使然,我們這個職位受的壓力特別大,來自management board的,來自前輩同事的,還有那些高fail rate的考試, 對於這份工作的不安全感與壓力,反而讓一班人培養起了一種革命情感o 短短兩三個月,一班人friend得像老死o 上完course後,因緣際會,與A分到同一組o 大家都有著極端無聊的性格,大家都愛happy hour,因此特別投契,工作上互相提點,共同進退o 然後有一天,忽然你沒有上班,通短訊後才知原來你早遞了辭職信,而早一天,也就是你看起來與平常完全無異的一天,己經是你的last day. 一班同期的同事為你farewell,但那天我們某幾個下班下得特別晚,你沒有等,結果我們自己搞了一個沒有你的farewell. 你剛進新公司,工作特別忙碌,再聽見你的消息,己經是幾個月後,那是你要結婚了的消息,好幾位同事被邀請了,不包括我o
其實最尷尬的是,你認真地對待朋友,甚至毫不害羞地用起了'兄弟'這種詞語,你誤以為這種友情是可以維持一輩子的o 然後當有些事情發生了,環境改變了,你忽然發現,原來你在別人心中並沒有你所想的那麼重要,你們之間的交情是功能性的,只是兩條生命線在命運中遇然相交下的結果o 當你們重新向相反的方向進發時,變臉可以如此的快o
也許我也要慢慢學習掛上熱情的笑容,和一顆冰冷的心o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7 jan 2011
離開校園愈久,工作也轉了好幾次之後,有些感受愈來愈深o
所謂的相知相交,朋友一場,原來當環境轉變了,彼此的生命線交錯過後,都不過像龍應台的'目送'所說,只能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o
另一種人,也就是所謂群體中的邊緣人,你曾經不忍心看見他形單隻影,把他拉進自己的圈子中,讓他變成你們happy hour的regular member. 然後有一天你從旁人的口中,聽到他在你背後的惡意中傷o
結果你發現,一沉百踩,落井下石,笑裡藏刀等等這些做人態度似乎在這個社會上更合用o
李天命說「苦,令性情厚的人體驗增厚,令性情薄的人變得邪惡。」,我還在摸索o
所謂的相知相交,朋友一場,原來當環境轉變了,彼此的生命線交錯過後,都不過像龍應台的'目送'所說,只能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o
另一種人,也就是所謂群體中的邊緣人,你曾經不忍心看見他形單隻影,把他拉進自己的圈子中,讓他變成你們happy hour的regular member. 然後有一天你從旁人的口中,聽到他在你背後的惡意中傷o
結果你發現,一沉百踩,落井下石,笑裡藏刀等等這些做人態度似乎在這個社會上更合用o
李天命說「苦,令性情厚的人體驗增厚,令性情薄的人變得邪惡。」,我還在摸索o
7 jan 2011
離開校園愈久,工作也轉了好幾次之後,有些感受愈來愈深o
所謂的相知相交,朋友一場,原來當環境轉變了,彼此的生命線交錯過後,都不過像龍應台的'目送'所說,只能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o
另一種人,也就是所謂群體中的邊緣人,你曾經不忍心看見他形單隻影,把他拉進自己的圈子中,讓他變成你們happy hour的regular member. 然後有一天你從旁人的口中,聽到他在你背後的惡意中傷o
結果你發現,一沉百踩,落井下石,笑裡藏刀等等這些做人態度似乎在這個社會上更合用o
李天命說「苦,令性情厚的人體驗增厚,令性情薄的人變得邪惡。」,我還在摸索o
所謂的相知相交,朋友一場,原來當環境轉變了,彼此的生命線交錯過後,都不過像龍應台的'目送'所說,只能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o
另一種人,也就是所謂群體中的邊緣人,你曾經不忍心看見他形單隻影,把他拉進自己的圈子中,讓他變成你們happy hour的regular member. 然後有一天你從旁人的口中,聽到他在你背後的惡意中傷o
結果你發現,一沉百踩,落井下石,笑裡藏刀等等這些做人態度似乎在這個社會上更合用o
李天命說「苦,令性情厚的人體驗增厚,令性情薄的人變得邪惡。」,我還在摸索o
6 jan 2010
黃子華說過,男人,都是膚淺的動物,看的只是外表o 全中o
最近在網上紅透半邊天,風靡萬千中港台少男的泰國豆花妹,靠的是一枝拍得清新動人,充滿陽光健康氣息的MV. 如下
根據討論區所說,宅男們愛的,是她的氣質o
氣質o 又是氣質o 打從首次聽到這個名詞,我就一直不明白它的意思o 每當有朋友誤墜情網,又向我訴說他如何被某女生的氣質迷倒時,我都會問,究竟甚麼是氣質?有朋友一時語塞,只得吐出一口無可奈何的氣,懶得向我這種凡夫俗子解釋o 有朋友費盡心思向我解釋,氣質就是一位文靜而有禮的女孩會玩一兩種樂器,會說一兩種語文o 重點是,用不著漂亮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是二百五十鎊重的嗎,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到二百五十鎊,根本就是一種不禮貎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長得像阮兆祥嗎,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得像阮兆祥,本身也是一種不禮貎o 然後他沒有讓我再問,又擺出一副你別來搗亂的態度o 有朋友則解釋得玄之又玄,說氣質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不能形容的感覺o 反正就不是外在的,低層次的東西o 我說,喔o
後來在人生無數的歷練中,我發現了這個詞語的兩個意義o 不,與其說是意義,倒不如說是兩個用法o
第一種用法是,如果你想要稱讚一位女性來得到一些好處,'氣質'是一個永恒的百搭詞o 因為稱讚一位自覺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了無新意,甚至瞧不起你o 而稱讚一位自覺不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你在嘲弄她,甚至告你性騷擾o 惟獨是'氣質'一詞,則不論燕瘦環肥,老中青幼,只要是女性都會欣然受落o 縱使買賣雙方都不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o
另一種用法是,當你受到一位女性吸引,而作為男性的你希望把你禽獸的/膚淺的/花心的/咸濕的/低俗的本質掩飾而且提升至一形而上的高度,'氣質'一詞就成為了你最方便的工具o 就以這位爆紅的豆花妹為例,我絕對相信,當一眾宅男深深愛上她時,對她根本毫無認識o 先不論甚麼公司包裝甚麼形象設計如何欺騙觀眾視線,那些甚麼"佢吔左tam tam gon gon 他林仔"之類的像念咒一般的歌詞首先對華文界的宅男們應該產生不了吸引力,甚至於她的本名"ถามสักคำ" นิว ปทิตตา อัธยาตมวิทยา (我大膽推測,應該是這一長串字內的其中一部份,而剩下的部份是MV的歌名)對宅男們來說也一定如達文西密碼一樣艱深o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外表了o 所以從MV中,我們唯一看到的,就是一面目清秀,穿著清涼的少女,在無人的沙灘裏一邊裝可愛,一邊傻笑自high,從前這叫發姣發dun,現在這叫清純可愛o 而宅男們從這些畫面中看出的那種叫'氣質'的,形而上的,非外在的而且不能言傳的東西,說穿了其實就等如'很漂亮','很性感'或者'很索'o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表現我如何清高如何不受誘惑o 事實上我能夠不愛上這豆花妹,全因video下面的comment,有關於此豆花妹實為人妖的討論o 一言驚醒夢中人,願共勉之o
最近在網上紅透半邊天,風靡萬千中港台少男的泰國豆花妹,靠的是一枝拍得清新動人,充滿陽光健康氣息的MV. 如下
根據討論區所說,宅男們愛的,是她的氣質o
氣質o 又是氣質o 打從首次聽到這個名詞,我就一直不明白它的意思o 每當有朋友誤墜情網,又向我訴說他如何被某女生的氣質迷倒時,我都會問,究竟甚麼是氣質?有朋友一時語塞,只得吐出一口無可奈何的氣,懶得向我這種凡夫俗子解釋o 有朋友費盡心思向我解釋,氣質就是一位文靜而有禮的女孩會玩一兩種樂器,會說一兩種語文o 重點是,用不著漂亮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是二百五十鎊重的嗎,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到二百五十鎊,根本就是一種不禮貎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長得像阮兆祥嗎,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得像阮兆祥,本身也是一種不禮貎o 然後他沒有讓我再問,又擺出一副你別來搗亂的態度o 有朋友則解釋得玄之又玄,說氣質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不能形容的感覺o 反正就不是外在的,低層次的東西o 我說,喔o
後來在人生無數的歷練中,我發現了這個詞語的兩個意義o 不,與其說是意義,倒不如說是兩個用法o
第一種用法是,如果你想要稱讚一位女性來得到一些好處,'氣質'是一個永恒的百搭詞o 因為稱讚一位自覺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了無新意,甚至瞧不起你o 而稱讚一位自覺不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你在嘲弄她,甚至告你性騷擾o 惟獨是'氣質'一詞,則不論燕瘦環肥,老中青幼,只要是女性都會欣然受落o 縱使買賣雙方都不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o
另一種用法是,當你受到一位女性吸引,而作為男性的你希望把你禽獸的/膚淺的/花心的/咸濕的/低俗的本質掩飾而且提升至一形而上的高度,'氣質'一詞就成為了你最方便的工具o 就以這位爆紅的豆花妹為例,我絕對相信,當一眾宅男深深愛上她時,對她根本毫無認識o 先不論甚麼公司包裝甚麼形象設計如何欺騙觀眾視線,那些甚麼"佢吔左tam tam gon gon 他林仔"之類的像念咒一般的歌詞首先對華文界的宅男們應該產生不了吸引力,甚至於她的本名"ถามสักคำ" นิว ปทิตตา อัธยาตมวิทยา (我大膽推測,應該是這一長串字內的其中一部份,而剩下的部份是MV的歌名)對宅男們來說也一定如達文西密碼一樣艱深o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外表了o 所以從MV中,我們唯一看到的,就是一面目清秀,穿著清涼的少女,在無人的沙灘裏一邊裝可愛,一邊傻笑自high,從前這叫發姣發dun,現在這叫清純可愛o 而宅男們從這些畫面中看出的那種叫'氣質'的,形而上的,非外在的而且不能言傳的東西,說穿了其實就等如'很漂亮','很性感'或者'很索'o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表現我如何清高如何不受誘惑o 事實上我能夠不愛上這豆花妹,全因video下面的comment,有關於此豆花妹實為人妖的討論o 一言驚醒夢中人,願共勉之o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氣質
黃子華說過,男人,都是膚淺的動物,看的只是外表o 全中o
最近在網上紅透半邊天,風靡萬千中港台少男的泰國豆花妹,靠的是一枝拍得清新動人,充滿陽光健康氣息的MV. 如下
根據討論區所說,宅男們愛的,是她的氣質o
氣質o 又是氣質o 打從首次聽到這個名詞,我就一直不明白它的意思o 每當有朋友誤墜情網,又向我訴說他如何被某女生的氣質迷倒時,我都會問,究竟甚麼是氣質?有朋友一時語塞,只得吐出一口無可奈何的氣,懶得向我這種凡夫俗 子解釋o 有朋友費盡心思向我解釋,氣質就是一位文靜而有禮的女孩會玩一兩種樂器,會說一兩種語文o 重點是,用不著漂亮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是二百五十鎊重的嗎,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到二百五十鎊,根本就是一種不禮貎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長得像阮兆祥嗎, 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得像阮兆祥,本身也是一種不禮貎o 然後他沒有讓我再問,又擺出一副你別來搗亂的態度o 有朋友則解釋得玄之又玄,說氣質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不能形容的感覺o 反正就不是外在的,低層次的東西o 我說,喔o
後來在人生無數的歷練中,我發現了這個詞語的兩個意義o 不,與其說是意義,倒不如說是兩個用法o
第一種用法是,如果你想要稱讚一位女性來得到一些好處,'氣質'是一個永恒的百搭詞o 因為稱讚一位自覺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了無新意,甚至瞧不起你o 而稱讚一位自覺不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你在嘲弄她,甚至告你性騷擾o 惟獨是'氣質'一詞,則不論燕瘦環肥,老中青幼,只要是女性都會欣然受落o 縱使買賣雙方都不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o
另一種用法是,當你受到一位女性吸引,而作為男性的你希望把你禽獸的/膚淺的/花心的/咸濕的/低俗的本質掩飾而且提升至一形而上的高度,'氣質'一詞就 成為了你最方便的工具o 就以這位爆紅的豆花妹為例,我絕對相信,當一眾宅男深深愛上她時,對她根本毫無認識o 先不論甚麼公司包裝甚麼形象設計如何欺騙觀眾視線,那些甚麼"佢吔左tam tam gon gon 他林仔"之類的像念咒一般的歌詞首先對華文界的宅男們應該產生不了吸引力,甚至於她的本名"ถามสักคำ" นิว ปทิตตา อัธยาตมวิทยา (我大膽推測,應該是這一長串字內的其中一部份,而剩下的部份是MV的歌名)對宅男們來說也一定如達文西密碼一樣艱深o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外表了o 所以從MV中,我們唯一看到的,就是一面目清秀,穿著清涼的少女,在無人的沙灘裏一邊裝可愛,一邊傻笑自high,從前這叫發姣發dun,現在這叫清純可 愛o 而宅男們從這些畫面中看出的那種叫'氣質'的,形而上的,非外在的而且不能言傳的東西,說穿了其實就等如'很漂亮','很性感'或者'很索'o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表現我如何清高如何不受誘惑o 事實上我能夠不愛上這豆花妹,全因video下面的comment,有關於此豆花妹實為人妖的討論o 一言驚醒夢中人,願共勉之o
最近在網上紅透半邊天,風靡萬千中港台少男的泰國豆花妹,靠的是一枝拍得清新動人,充滿陽光健康氣息的MV. 如下
根據討論區所說,宅男們愛的,是她的氣質o
氣質o 又是氣質o 打從首次聽到這個名詞,我就一直不明白它的意思o 每當有朋友誤墜情網,又向我訴說他如何被某女生的氣質迷倒時,我都會問,究竟甚麼是氣質?有朋友一時語塞,只得吐出一口無可奈何的氣,懶得向我這種凡夫俗 子解釋o 有朋友費盡心思向我解釋,氣質就是一位文靜而有禮的女孩會玩一兩種樂器,會說一兩種語文o 重點是,用不著漂亮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是二百五十鎊重的嗎,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到二百五十鎊,根本就是一種不禮貎o 我問他那女孩可以長得像阮兆祥嗎, 他說不可以,因為長得像阮兆祥,本身也是一種不禮貎o 然後他沒有讓我再問,又擺出一副你別來搗亂的態度o 有朋友則解釋得玄之又玄,說氣質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不能形容的感覺o 反正就不是外在的,低層次的東西o 我說,喔o
後來在人生無數的歷練中,我發現了這個詞語的兩個意義o 不,與其說是意義,倒不如說是兩個用法o
第一種用法是,如果你想要稱讚一位女性來得到一些好處,'氣質'是一個永恒的百搭詞o 因為稱讚一位自覺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了無新意,甚至瞧不起你o 而稱讚一位自覺不很漂亮的女性很漂亮,她會覺得你在嘲弄她,甚至告你性騷擾o 惟獨是'氣質'一詞,則不論燕瘦環肥,老中青幼,只要是女性都會欣然受落o 縱使買賣雙方都不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o
另一種用法是,當你受到一位女性吸引,而作為男性的你希望把你禽獸的/膚淺的/花心的/咸濕的/低俗的本質掩飾而且提升至一形而上的高度,'氣質'一詞就 成為了你最方便的工具o 就以這位爆紅的豆花妹為例,我絕對相信,當一眾宅男深深愛上她時,對她根本毫無認識o 先不論甚麼公司包裝甚麼形象設計如何欺騙觀眾視線,那些甚麼"佢吔左tam tam gon gon 他林仔"之類的像念咒一般的歌詞首先對華文界的宅男們應該產生不了吸引力,甚至於她的本名"ถามสักคำ" นิว ปทิตตา อัธยาตมวิทยา (我大膽推測,應該是這一長串字內的其中一部份,而剩下的部份是MV的歌名)對宅男們來說也一定如達文西密碼一樣艱深o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外表了o 所以從MV中,我們唯一看到的,就是一面目清秀,穿著清涼的少女,在無人的沙灘裏一邊裝可愛,一邊傻笑自high,從前這叫發姣發dun,現在這叫清純可 愛o 而宅男們從這些畫面中看出的那種叫'氣質'的,形而上的,非外在的而且不能言傳的東西,說穿了其實就等如'很漂亮','很性感'或者'很索'o
說了這麼多,不是為了表現我如何清高如何不受誘惑o 事實上我能夠不愛上這豆花妹,全因video下面的comment,有關於此豆花妹實為人妖的討論o 一言驚醒夢中人,願共勉之o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4 jan 2011
今晚的六點半新聞,繼續播放司徒華離世的後續報道o 對於政府會否准許民運人士入境參加喪禮,林瑞麟果然一如所料,用比我吃著的豬扒飯更淡而無味的官腔敷衍過去o 然而我不理解,為甚麼'果別個案'政府就必然'不予評論'? 每個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的一套入境法,香港當然不例外o 問題是當當事人被拒諸門外,那麼它抵觸了哪一條條例,他的入境危害到香港哪一個社群,不是都應該有個清清楚楚的說法嗎? 曾鈺成的回答更妙,他說由於決定涉及政府行政,所以不方便回答o 我倒想問一下,立法會議員的職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不就是質疑政府施政嗎?
不管你是否同意司徒華先生的立場,恐怕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徹底的愛國者(至少我們偉大的中共沒有把他定性為甚麼通敵賣國甚麼漢奸云云,甚至昨天在人民日報上報道了他的死訊o 當然報道中他'只是'一個前立法會議員,但相信己是民主黨人中能得到的最大禮遇)o 不同於李柱銘與英國的眉來眼去,也不同於劉惠卿的國民黨家族背景,司徒華小時候在鄉間親歷日軍暴行,從此寄盼國家有日強大起來抵御外侮o 日本戰敗後回港,他七十年代成為葛量洪師範學院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其間成立教協,爭取男女教師同工同酬,爭取中文作為教學主要語言,成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甚至被評為中共的同路人o 與那個時代香港的很多左派進步青年一樣,司徒華對共產主義的盲目崇拜止於文革,而與中共的全盤決裂則始於六四o 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讓很多熱心的愛國者重新反思'愛國'這個秋象概念的真正意義--你愛的是統治國家的強大機器,還是千萬億萬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這個問題尤其突顯於當這兩者產生強烈矛盾或衝突之時o 而正如我們後來所知,曾鈺成葉國謙等一派走向了一端,而司徒華,張文光,梁國雄等則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另一端,即此定下香港政壇大體上的二元格局o 而六四後的黃雀行動,司徒華亦擔當重要角色為拯救民運人士四處奔走,為以後政治上更封閉的中國留下了一絲微弱而堅強的民主力量o
在此卑微的晚生向司徒華先生送上敬意,對他為教育界,為民運人士,為中國民主作出過的重大貢獻致以深切感謝o
不管你是否同意司徒華先生的立場,恐怕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徹底的愛國者(至少我們偉大的中共沒有把他定性為甚麼通敵賣國甚麼漢奸云云,甚至昨天在人民日報上報道了他的死訊o 當然報道中他'只是'一個前立法會議員,但相信己是民主黨人中能得到的最大禮遇)o 不同於李柱銘與英國的眉來眼去,也不同於劉惠卿的國民黨家族背景,司徒華小時候在鄉間親歷日軍暴行,從此寄盼國家有日強大起來抵御外侮o 日本戰敗後回港,他七十年代成為葛量洪師範學院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其間成立教協,爭取男女教師同工同酬,爭取中文作為教學主要語言,成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甚至被評為中共的同路人o 與那個時代香港的很多左派進步青年一樣,司徒華對共產主義的盲目崇拜止於文革,而與中共的全盤決裂則始於六四o 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讓很多熱心的愛國者重新反思'愛國'這個秋象概念的真正意義--你愛的是統治國家的強大機器,還是千萬億萬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這個問題尤其突顯於當這兩者產生強烈矛盾或衝突之時o 而正如我們後來所知,曾鈺成葉國謙等一派走向了一端,而司徒華,張文光,梁國雄等則走向了完全相反的另一端,即此定下香港政壇大體上的二元格局o 而六四後的黃雀行動,司徒華亦擔當重要角色為拯救民運人士四處奔走,為以後政治上更封閉的中國留下了一絲微弱而堅強的民主力量o
在此卑微的晚生向司徒華先生送上敬意,對他為教育界,為民運人士,為中國民主作出過的重大貢獻致以深切感謝o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司徒華
今晚的六點半新聞,繼續播放司徒華離世的後續報道o
對於政府會否准許民運人士入境參加喪禮,林瑞麟果然一如所料,用比我吃著的豬扒飯更淡而無味的官腔敷衍過去o
然而我不理解,為甚麼'果別個案'政府就必然'不予評論'? 每個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的一套入境法,香港當然不例外o
問題是當當事人被拒諸門外,那麼它抵觸了哪一條條例,他的入境危害到香港哪一個社群,不是都應該有個清清楚楚的說法嗎?
曾鈺成的回答更妙,他說由於決定涉及政府行政,所以不方便回答o 我倒想問一下,立法會議員的職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不就是質疑政府施政嗎?
不管你是否同意司徒華先生的立場,恐怕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徹底的愛國者(至少我們偉大的中共沒有把他定性為甚麼通敵賣國甚麼漢奸云云,甚至昨天在人民日報上 報道了他的死訊o 當然報道中他'只是'一個前立法會議員,但相信己是民主黨人中能得到的最大禮遇)o 不同於李柱銘與英國的眉來眼去,也不同於劉惠卿的 國民黨家族背景,司徒華小時候在鄉間親歷日軍暴行,從此寄盼國家有日強大起來抵御外侮o 日本戰敗後回港,他七十年代成為葛量洪師範學院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其間成立教協,爭取男女教師同工同酬,爭取中文作為教學主要語言,成為基本法起草委員 會委員,甚至被評為中共的同路人o 與那個時代香港的很多左派進步青年一樣,司徒華對共產主義的盲目崇拜止於文革,而與中共的全盤決裂則始於六四o 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讓很多熱心的愛國者重新反思'愛國'這個秋象概念的真正意義--你愛的是統治國家的強大機器,還是千萬億萬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這個問題尤其突顯於當這兩者產生強烈矛盾或衝突之時o 而正如我們後來所知,曾鈺成葉國謙等一派走向了一端,而司徒華,張文光,梁國雄等則走向了完全相反 的另一端,即此定下香港政壇大體上的二元格局o 而六四後的黃雀行動,司徒華亦擔當重要角色為拯救民運人士四處奔走,為以後政治上更封閉的中國留下了一絲微弱而堅強的民主力量o
在此卑微的晚生向司徒華先生送上敬意,對他為教育界,為民運人士,為中國民主作出過的重大貢獻致以深切感謝o
不管你是否同意司徒華先生的立場,恐怕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徹底的愛國者(至少我們偉大的中共沒有把他定性為甚麼通敵賣國甚麼漢奸云云,甚至昨天在人民日報上 報道了他的死訊o 當然報道中他'只是'一個前立法會議員,但相信己是民主黨人中能得到的最大禮遇)o 不同於李柱銘與英國的眉來眼去,也不同於劉惠卿的 國民黨家族背景,司徒華小時候在鄉間親歷日軍暴行,從此寄盼國家有日強大起來抵御外侮o 日本戰敗後回港,他七十年代成為葛量洪師範學院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其間成立教協,爭取男女教師同工同酬,爭取中文作為教學主要語言,成為基本法起草委員 會委員,甚至被評為中共的同路人o 與那個時代香港的很多左派進步青年一樣,司徒華對共產主義的盲目崇拜止於文革,而與中共的全盤決裂則始於六四o 八九年的六四事件,讓很多熱心的愛國者重新反思'愛國'這個秋象概念的真正意義--你愛的是統治國家的強大機器,還是千萬億萬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這個問題尤其突顯於當這兩者產生強烈矛盾或衝突之時o 而正如我們後來所知,曾鈺成葉國謙等一派走向了一端,而司徒華,張文光,梁國雄等則走向了完全相反 的另一端,即此定下香港政壇大體上的二元格局o 而六四後的黃雀行動,司徒華亦擔當重要角色為拯救民運人士四處奔走,為以後政治上更封閉的中國留下了一絲微弱而堅強的民主力量o
在此卑微的晚生向司徒華先生送上敬意,對他為教育界,為民運人士,為中國民主作出過的重大貢獻致以深切感謝o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紀錄
紀錄一下這兩年看過的書
2009
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電影院的爆米花為甚麼賣得貴?
大江大海
一個經濟殺手的告白
白老虎
一個擦鞋童的告白
危機管理
調解-談判突破困局
xx力
三重門
像少年啦飛馳
貨幣戰爭
pandora's syndrome
常識
戰道
啊!這就是香港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2010
黑笑小說
放課後
孩子們
惡意
嫌疑人X的獻身
白夜行
博奕游戲
to kill a mocking bird
娃
FBI教你讀心術
半生記
五分之四的真相
長安亂
活著
挪威的森林
兄弟
長沙白苿莉
2009
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電影院的爆米花為甚麼賣得貴?
大江大海
一個經濟殺手的告白
白老虎
一個擦鞋童的告白
危機管理
調解-談判突破困局
xx力
三重門
像少年啦飛馳
貨幣戰爭
pandora's syndrome
常識
戰道
啊!這就是香港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2010
黑笑小說
放課後
孩子們
惡意
嫌疑人X的獻身
白夜行
博奕游戲
to kill a mocking bird
娃
FBI教你讀心術
半生記
五分之四的真相
長安亂
活著
挪威的森林
兄弟
長沙白苿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