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早前的紅衫魚行動,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提到港人應該接納內地人的各種文化習慣如蹲地,又舉例每逄周日數千南亞傭工席地而坐,港人同樣能包容。回看我們與非本地人的相處經歷,簡單一句說我們能包容外地人卻排斥自己中國人原全是漠視事實。
香港人一直對於在公眾場所中(地鐵,巴士上)的各種失禮行為,如大聲喧嘩,爭搶座位等,或者各種違反慣例的行為,如在車上進食,插隊,或在自動樓梯上沒有遵守左行右企等相當反感。某些在旅遊中過於興奮的國人固然有犯上以上行為,但其程度跟其他旅客相比,並沒有特別嚴重。公平一點說,甚至一些上年紀的上一代香港人也偶有過犯(當然我也沒聽過有港人,或其他旅客在商場或地鐵月台上隨處便溺的)。那麼自由行比其他人更觸動港人情緒的原因是甚麼呢?
首先是規模。內地網民疑問為何多年來港人能容納南亞傭工在大街上席地而坐,卻不能接受自由行們的蹲坐。如果該聯合會主席對香港稍有認識,應該知道成千上萬的南亞傭工,只會在周日到一些港人逛不著的地方,如皇后像廣場,維園等地聚會,而weekdays都在僱主家中工作,他們的席地而坐對港人影響有限,縱使人數多,但互不逾越這種默契卻讓大家相安無事多年。
另一邊廂人數更龐大的自由行,卻是不限時不限刻,蹲坐在最繁華的街道上。記得每次經過尖沙咀的海防道,由於行人路較窄,加上為了避開地上一堆堆蹲著不動(當然也不會讓道)的岩石,總要在行人路和馬路間zigzag形前進(現在還多了那些舉著大牌子叫人上樓按摩,和豪華遊輪全晚任食任玩的師奶sales。順帶一提,我們總有一間響左近的7-11,都變成賣奶粉的藥房了)。一次在龍城水貨店對面馬路回看,店前足足蹲了兩排遊客,憤怒羊說這景象就像fringe裏面的平行世界,一條香港的街道上,反射出一個不是香港的店舖場景。
如果這樣影響還不算大的話,那麼那些買不到奶粉的香港媽媽們,在尖沙咀截不了的士的香港OL們,在D&G門前拍不了照的香港龍友們,在香港地買不到房子的香港人們,每一個都能告訴你自由行帶給他們最切身的影響。那就是說,自由行之多己經直接影響了遊戲規則,直接影響著港人的日常生活了。
Nurture shock一書中其中一節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研究。美國黑白人之間的歧視問題嚴重,為解決問題某些地方政府大搞融合教育,讓各色人種的小孩從小在一起接受教育,而白人家長往往以為完全不提起膚色,孩子就會看不見大家的分別而成長於一個沒有歧視的環境之中。殊不知分黨分派乃是人類最根本的天性,即使是小孩也會自然而然以大家最明顯的分別著手分類(在這裏指的當然是膚色)。而更有趣的是,當其中一種膚色的小孩dominate的時候,分黨分派的情況基本上不存在,而當兩種膚色的小孩人數相當時,卻發展成兩幫死不往來的團隊。
應用相同道理,我們就能明白為甚麼八九十年代,當小量小量的新移民來到香港,我們尚能夠互相融合,相處愉快,然而當大量自由行和新移民湧入,中港矛盾卻愈演愈烈。中央繼續重提那些沒有大陸支持就沒有香港的老調,香港政府繼續對矛盾無能為力卻又加大加快融合,借一句陳佐洱的名言,早晚會車毀人亡。
第二個原因是態度。我們出外旅行,例必更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符合當地的風俗民情,以免失禮。例如外國的快餐店,食客都會在完餐後把托盤清理好放到托盤架上。雖然香港沒有這樣的慣例,但經過觀察了解後我們都會學著他們做,入鄉隨俗是一種尊重的表現。但相當一部份的國人出外旅遊時似乎把當地當成自己家裏,連一點觀察和學習的能力都沒有。己經不止一次當我在超市或便利店排長龍等付錢時,這些遊客竟可以在數十雙眼晴前直行直過直接到櫃檯付費。剛開始時我以為他們都是故意插隊佔便宜的,後來次數多了才發現,原來他們是真的欠缺這種概念,這種從觀察中學會遵從當地規距的基本能力。其他的例子還有在食肆內抽煙(有大大的禁煙標誌,店內亦沒有一點煙味),在公眾地方便溺等等。
..............................................................................................................................
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憤怒羊用了一個現成例子去說明快樂不知時日過這句話。她說走過浮華大地,街坊廚神,甚至四十多集的新生趣,轉眼就做完了。而那套不死的may姐有請,好像過了幾個世紀還在哈哈哈哈哈.......
認真,2014年的新年願望,是may姐有請快d大結局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