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14 MAR 2007

Wednesday, March 14, 2007

典型中國的思考智慧
唔知點講


成思危﹕港有邊緣化危機 (星島) 03月 14日 星期三 03:30A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昨天表示,香港有邊緣化危機,取決港人要不要政治化,如果有人「搞搞震,唔搞經濟」,必然會被邊緣化。不過,商務部長薄熙來則認為,香港近年的發展令人鼓舞,而且內地和香港經濟的發展連在一起,香港不會被邊緣化。
  成思危昨天在人大河北團駐地接受訪問。成思危承認,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確實受到挑戰、面臨挑戰,東有上海,西有新加坡等競爭對手環伺在側。他強調,香港如能保持在人才、信息、金融系統的優勢,保持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優勢,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可以保持下去的。
  他指出﹕「如果你故步自封、滿足現狀,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一樣,整天躺在那兒睡覺,那抱歉了,你最後會成為輸家。」
  他表示,港人一定要有危機感,要「居安思危」,按他的名字辦事,香港現在雖然成功,但要經常「思危」,要不斷的去努力。
  香港有一種擔心,現在愈來愈多的國內企業選擇在A股上市,香港會流失上市公司資源,資本市場將來也可能被邊緣化。
  成思危說,中國證監首要任務是推動本土資本市場的發展,但內地股市不可能承擔所有的上市資源,對港交所而言,「不在於香港會不會沒有公司來上市,而是香港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公司前來上市。」
  談到如何解決 A 、H 股套戥(因存在差價產生的套利現象)問題,他認為,無論A 股、B 股、H 股,都是在中國股市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
  從長遠來看,隨中國經濟的發展,它們的聯繫會愈來愈緊密,股價最終會比較一致。因此「屆時就不用談甚互相套利,比如說B 股跟A 股基本上一致以後,就沒有互相套利的問題,將成為一個股市。」雖然成思危大談香港有被邊緣化的危機,薄熙來則向港人大派定心丸。
  他昨天列席人大會議後表示,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非常關心,不論從主觀意願上,還是從客觀環境看,香港不會被邊緣化。因為香港有它獨特的經濟優勢,包括在航運、貿易、旅遊、服務及購物等方面。
  他說﹕「香港這種優勢是幾十年、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優勢,這是非常寶貴的經濟資源。各個方面對此都非常重視,可以相信,香港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薄熙來還談到,CEPA新一輪的補充協議將在今年六月推出。對於外界批評CEPA實際成效不大,他表示,「CEPA我們搞了幾次,每一次都很具體、很實際,而且香港特區政府親民、為民,為改善經濟做了大量務實、有效的工作,這是有目共睹的。」



Saturday, March 10, 2007

有 時我很為這種冷漠自私的話感到心傷,因為我以為在這個科研的圈子裏會得到很多認同,以為阻力都是來自沒有認識真實處境的普羅大眾。不過我想起,曾經在某時 某地也曾經對那些宣揚環保的人說過類似的話。在面對改變時,我們慣於反抗,我們慣於反擊,我們擅於嘲笑那些過份熱心過份緊張的極端份子, 那 管他們的話多麼正確理由多麼充份,而我們需要作出的改變多麼細小。 然而我願意繼續不厭其煩的提醒,那管耳邊的嘲諷有多尖酸,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可一不可 再,因為我知道處境己經有多不利,因為我也是從固執的朋友一而再的提醒下驚覺。熱心也不代表我己經做得很好,因為我也是人,也有很多惡劣的習慣,也會不自 覺地浪費,情況有時甚至比所有人更差,因此我也需要別人的提醒和督促。
或許某天你們再聽見這個話題,是否可以放下心裏的鄙夷,暫援口裏的輕薄,想想那人苦口婆心背後的真正意義,然後從最小處,最惠而不費地慢慢作出改變?願共勉之。





Wednesday, March 07, 2007

http://wandern.blogspirit.com/archive/2006/09/22/%E9%BE%8D%E6%87%89%E5%8F%B0.html

西元2006年09月22日

龍應台

龍應台向施明德獻花,我起初沒在意,只奇怪為何傳媒報道此事,雖然在台灣,她是名人,在中文世界,她是著名作家,但在香港,她不是「入屋」名人。
最近才曉得,她不捐款支持圍城,在台灣惹來鋪天蓋地的非議,故她到達倒扁集會現場,甚至獻花,就別具意義了。
從 不怕說話觸怒人的龍應台,甘冒生命危險撰寫《野火集》的龍應台,二十年來被捧的多,罵的少,今天竟也有此待遇。看她八月二十三日的文章(翌日在台灣報章發 表,現轉貼於下),特地為不捐款而解釋,可想而知壓力多大。台灣人今天罵她、駁斥她,是否意味,台灣的社會已非從前可比?

我怎麼上「陳水扁」這一課:一個「甘犯眾怒」的微小聲音

龍應台

我承認我一直在上課,像個小學生一樣在上公民課。這一課的題目就
叫「陳水扁」。課文特別令人「拍案驚奇」,但是附在課文後面的測驗題,艱難的程度,超過我的預期。亂,因為在尋找新標準我是個目睹過蘇聯帝國解體、柏林圍牆倒塌、天安門變色,香港七一遊行,又在台灣的威權時代裡寫過「野火集」的人,但是台灣政治的今天,仍然令我瞠目結舌:在我們所經歷過的中華民國史上,誰見過一個總統的家族和親信,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

誰聽過身為國家最高象徵的總統府會製作假帳?誰見過一個沒有監察
委員、只有冷氣空轉的監察院?誰見過一個對法律如此不知分寸、進退失據的內政部長?

誰見過媒體變成一種熱血賁張的「政治運動指揮部」
,而司法機關又跟著媒體辦案?

誰見過一個總統像七歲騃童一樣,對人民的批評作兇狠負氣狀,說
「我不會一味挨打」?誰見過一個反對黨在那樣短的時間內因得權而腐化生蛆?

誰見過兩週內有一百萬小市民匯款登記,表達對統治者的憤怒
?誰又能想像,當兩萬人露宿總統府廣場時,如何收尾退場?

誰又想過台灣竟然可能出一個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
、盧泰愚和馬可仕?誰又知道,碰到一個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盧泰愚和馬可仕時,人民該怎麼辦?

二○○六年的台灣很「亂」。它的「亂」,我始終認為不是真正的亂
──動亂或混亂。台灣是一個新興民主,新興民主的意思就是,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很多重大事情和冒出來的問題,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知道過去的原則和觀念可能都不適用,但是對於新的難題又沒有現成可循的一套新的判斷標準。

從外國拿來的,因為歷史條件、文化體質、發展階段差異很大
,也不敢直接套用。於是一人一套標準,每一套標準都可能彼此矛盾,眾說紛紜,爭執不斷。
「亂」,其實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在摸索新共識,尋找新價值的過
程裡所發出的喧聲。這種「亂」,不過是一個社會從威權到民主必經的歷史過程,我們在練走民主的路。

請把國家還給我們

民主這堂課,有考不完的試題。走到「陳水扁」這一章,黑與白之間
,同名為「灰」的層次細密重疊,難以辨認,使我不得不在寫完「今天這一課:品格」這篇「作業」之後,停下來久久沉思。試題一:陳水扁應不應該下台?

代表民進黨的游錫堃說,在一個法治國家裡,當還沒有足夠的司法證
據,證明一個總統本人貪瀆時,他不應該被要求下台,因為道德不能取代法律成為標準。
這個說法,不能夠由於他的「辯方」身分而被嗤之以鼻
,因為這是一個百分之百必須嚴肅辯論的議題。所有主張陳水扁下台的人,都必須針對這個認知提出反駁的理由,才能正當「倒扁」。

我的思索是:法律上,一個未被司法定罪的總統不必辭職
,但是如果在政治上,他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不安、政局動盪的根源;如果在誠信的道德上,他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民不齒的對象,如果總統與大多數人民之間的一種相互信任已經解體──百分之十八的低支持率是一份清楚的「信任評估」,那麼,是的,他應該向人民鞠躬道歉,自動請辭。

造成社會不安、政治動盪,他愧對人民託付給他的政治責任
;家族墮落、親信腐敗,個人誠信破產,他愧對人民賦予他的道德期許。政治責任和道德期許是無法寫進法律條文的,但是你不能說,凡法律條文不能表達的,就不存在。民主法治強調法律條文的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法律條文只是維持秩序和社會互信的最低標準而不是唯一標準。

公民要求陳水扁道歉下台,不是因為他犯了法律上的「罪」
,而是因為在事態的發展過程裡,他已經徹底地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沒有信任和尊敬,就不可能有效地指揮團隊,領導國家。民進黨主席拿出最低標準來充當為民主的全部,只顯現出這個政黨從民主理想的高度摔到了哪裡。
我的要求因此和那一百萬個「百元公民」是一致的:陳總統
,請把國家還給我們。

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是如何讓一個任期未滿的總統下台?罷免的手段失敗了
,輿論的壓力不起效用。於是出現試題二:你如何讓他下台?用群眾運動──百萬人「登記」抗議,二十萬人上街遊行,一萬人徹夜靜坐,夜夜堅持,可不可以?
我的思索是:那要看你指的是哪一種「群眾運動」。

如果是合法的,非暴力的遊行、靜坐、示威,它本來就是民主體制內
的正規表達方式。只要程序合法,謹守規範,這樣的公民表達和選舉日的排隊投票或者國會內的罷免表決,地位一樣的尊貴,必須得到政府的容忍、警察的保護、社會的尊重。集會遊行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可以是促使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我不反對見到一百萬人和平地站上街頭,以要求陳水扁下台來表達一種態度,一種價值。人們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站出來,不過是讓自己尚未長大的孩子們知道:有些價值,不容犧牲。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我更希望見到,陳水扁為了「愛台灣」,為了社會的和諧以及他自
己的歷史名譽,在人們上街之前提出辭呈。

有選票,為何談坦克車?

然而,如果所謂群眾運動指的是威權時代那種慷慨激昂的
、衝破體制的、「人民革命」式的群眾運動來「包圍總統府」或「癱瘓交通」,以「衝突和流血在所不惜」的方式來凸顯所謂「人民力量」,對不起,我反對這樣的「人民力量」。
在獨裁體制下,用激烈的群眾運動方式迫使一個領導人下台
,是有絕對正當性的,但是在一個民主機制的設計裡,原來就有一個設定:你選出來的領袖很可能是個狂人怪物或騙子,所以若要半途「刪除」他,可以按「罷免」或「彈劾」。如果這個動作失敗,則要「重新啟動」,在下一輪選舉時,用選票將他「刪除」,丟進「資源回收筒」。如果「罷免」或「彈劾」的按鍵有問題,那麼你就去修理那個按鍵。

既然有這個「刪除」和「重新啟動」的內在機制和設定,「人民革命
」式的群眾運動在民主體制裡是沒有一席之地的。

所以,關鍵在於,施明德所領導的「百元運動」,究竟是哪一種呢?

頭腦清醒的施明德宣稱「非暴力」,明顯是希望進行民主定義下的公
民實踐。他以半生牢獄換來一世英名,現在又願意冒著一世英名被小頭銳面者抹黑玷污的風險,挺身反對從前的同志,不愧是一個公民抵抗的典範。如果是和平、合法的靜坐示威,那一百萬個捐款報名「反扁」和那決心上廣場靜坐的人們,也是公民社會的實踐者。公民社會的實踐者,我們只怕太少,不怕太多。

可是,對於這樣的分際拿捏,人民是否秋毫分明?影響民意的意見領
袖們,又是否戒慎恐懼?

聳動的電視媒體在大肆報導「倒扁」集會的人數如何節節上升時
,持續不斷地播放莫斯科紅場和天安門廣場坦克車與人群對峙的聳動畫面,看起來竟像在渲染一種「人民革命」的浪漫美感,似乎在暗示人們要有「正義」激情,要有「勇敢」衝動。而同時,副總統呂秀蓮竟然也以天安門為例,警告即將進場的人們。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十年代的天安門和紅場,怎麼能夠拿來和
今天民主的台灣相提並論?天安門和紅場的抗爭,都是被徹底剝奪了自身權利而走投無路的人民起來反抗集權政體,今天的台灣人手上卻是握著選票的,誰來統治完全由他自己決定;他明明可以用一張紙來「推翻」一個政府,你為何要談坦克車?法律明明保障了人民集會遊行的自由,你憑什麼以天安門的流血鎮壓來影射警告?

當「刺殺」和「防衛」的流言四起,當拒馬的刀片如何割肉的鏡頭不
斷被放大,當「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倒下」的「意志力比賽」被當作一種「決鬥」的語言來使用,我覺得不安。當民進黨完全拋棄了身為執政黨應有的文明規範,開始以文革式的「鬥倒鬥臭鬥爛」的流氓方式來對付施明德,我看見仇恨的「鐵絲網」在陰影中悄悄架設。

劍拔弩張的「決鬥」,不是公民實踐。

激情的「人民革命」,革掉的會是民主。

不能不回答的問題

於是令我頭痛的試題三就出現了:你捐不捐那一百元? 「頭痛」了整整一個禮拜。

我的思索是:不捐。因為拉倒陳水扁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太多的問題,在「陳水扁」這個黑盒子被打開的一刻,像一團黑壓壓
、密麻麻的蒼蠅,猛然撲上臉來。這些問題是一個新興民主從來不曾處理過的問題,有些甚至於從來不曾思索過:

問題一,陳水扁總統是透過民主程序產生的。兩年前
,六百多萬人投票給他,請他來管治這個國家。
那些沒把票投給他的人,本身顯然沒有發揮足夠的力量來避免他的當
選。所以陳水扁的上台,必須說,是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和沒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的共同選擇。

那麼,陳水扁固然耽誤了國家,但是人民自己,什麼時候要開始檢討
自己的責任呢?投票給他的人們今天是否承認選擇錯誤?那錯誤選擇背後的思維是什麼?當年不選他的人,是否為了錯的原因?

如果不去檢討那個思維,以後豈不是注定會再犯一樣的錯誤─
─我們不是眼睜睜看見陳水扁家鄉的官田鄉人正在組織清朝模式的「自衛隊」來防禦「外侮」?

問題二,我們的選民,是否充分認識到,手裡這一票
,可以帶來如何嚴重的後果?如果因為當初沒這認識,所以我們輕率,或愚昧,那麼我們因自己的輕率或愚昧而被一個難以忍受的無格總統所折磨、所懲罰,是否也正是我們應得的教訓,應付的代價?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是不是正是我們和民主制度定下的契約?

問題三,如果這一次,因為太憤怒了,不願意等到下一次的選舉而採
取街頭施壓,是不是以後每一次發現自己選錯了人,我們都得用集會遊行的方式逼總統下台?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耐心等候四年一輪,用選票「刪除」他,又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不等候,直接發起群眾運動?那判斷的標準又是什麼?
問題四,是什麼制度,產生了陳水扁?是什麼制度,給予總統如此大
的權力?是什麼制度,縱容了他專權,鼓勵了他墮落?是什麼制度,使得我們發現了一個總統的專權和墮落卻無法使他下台?政黨政治又出了什麼問題,使我們痛心疾首到這個程度又找不到出口?

如果產生「陳水扁」這種政治人物的制度,以及維繫這種制度的思維
和文化,我們今天不去徹底面對和處理,而只鎖定在「把陳水扁拉下台來」一個單一題目;請問,下一個上台的人,在同一套制度裡玩弄,難道會有不同的嘴臉?

一巴掌打死蒼蠅的痛快

對國家的空轉處境,我們都很憂心;對一個失去理想的執政黨
,我們都很失望;對一個無能又無品的總統,我們實在憤怒,但是,愈憤怒就要愈冷靜。

在這黑盒子打開、蒼蠅飛出的時刻,「打不打得死臉上的蒼蠅
」不該在媒體炒作下變成全國人民發燒注目的「唯一」議題,更不宜把它定位為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瞭解為什麼黑盒子有蒼蠅,舉全國之力去追究蒼蠅藏身之處,徹底清理黑盒子結構本身,才是真正重大的任務。否則,你打死了這一團蒼蠅,黑盒子依舊,下一團正等著出發。

我甚至於擔心,正因為「一巴掌打死臉上蒼蠅」這個急促動作會很痛
快,它很容易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感情,集中了舉國的注意力,而「陳水扁」黑盒子的真正問題──結構的、制度的、思維的、文化的,都被推到邊緣。

制度的檢討、機制的改造、人民本身民主素養的深化等等
,在尋找宣洩的憤怒情緒中,都會被認為是高調、空談、緩不濟急,而被遺忘。然後,有一天,唉,我們又從頭開始。

越憤怒,越冷靜
我選擇用「不捐一百元」,作為一個「甘犯眾怒」的微小聲音:最該被「決鬥」的對象,不是這個任期不到二十個月、威望不到膝蓋高的總統,而是培養了他這種人物而且容許他苟延殘喘的整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後的人民自己腦裡的文化思維。

「打倒」一個人,只需要熱情和憤怒;革新制度、提升文化
,抽絲剝繭地釐清問題所在,看準了問題下手,需要的卻是極度、極度的冷靜,深刻的思辨能力,長程的眼光,宏大的器識,鍥而不捨的精神。
這真是一堂艱難的課。

二○○六、八、廿三 台北 ------





點火的姿態 ?二十年後讀《野火集》
[這篇文章已閱讀了451次] / 平均0.00 [0個評分]
--鄧正健

《野火集》(20周年紀念版)
 時報,2005年。
星星野火,可以燎原。但野火註定無法一直燒下去,二十年前種下的火,到今天已沒有意義,剩下的,只有點火的姿態。
今 天重讀《野火集》二十年前的文章,令我無可避免地有一種「隔」的遺憾。在現在的世界潮流裡,二十年能跨越幾代人,台灣早已變天,戒嚴時代的社會意識亦在新 一代逐漸站穩歷史舞台之際隨風消逝;在地緣和政治上,我所生活的香港,跟台灣遙遙相隔,也從來沒有「愛黨 = 愛國」的獨裁政治,甚至在九七之後,「愛黨 / 國」的意識也只能植根在九十年代後出生的一代,像我這一代,出生於龍應台野點火之際,卻在海的對岸享受著資本主義豐收成果的香港人,當年的野火大業,跟今 天香港的政治意識爭奪戰一樣,彷彿都是無聊透頂。那一種「隔」,是一種「感不同身不受」的遺憾,我這一代香港人,大抵仍會震撼於龍應台的點火姿態,卻永不 能明白當年台灣在專制政治下的社會鬱悶。
但我們還得好好地細讀這本早已封存在歷史記憶裡,卻剛好在龍應台遊學香江時,被文化界炒起的應時之作。為什麼?因為在《野火集》中,體現了一種知識份子的道德智慧,那就是:如何讓知識份子發揮有責任發揮的批判力。知識份子的批判力,在每一個建制內,必不可少。
如 果《野火集》真的有一種所謂的「野火精神」,那一定不單是對主流意識的批判。馬克思說過:「批判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種手段。它的主情感是憤怒,它的主 要工作是揭露」。野火帶著烈火般的狂暴,劈頭第一句就是「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龍應台揭破了社會的不公、官僚的腐化、還有國家觀念的迷思。但正如馬 克思所講,批判只是一種揭露迷思的手段,而手段則需要講求策略。站在極權政治和意識的巨大身影之前,不同知識份子會選擇不同的策略,以實踐他們的道德承 擔。有人會選擇深入虎穴,直接揭破腐蝕的核心,以換來牢獄之災;有人會選擇走在體制以外,以流亡者的姿態在外叫罵;也有人會選擇踏上革命之路,以行動試圖 推倒一切。但激進只是最崇高的道德選擇,卻不一定是最理性的策略選擇,龍應台沒有直接揭破,更沒有當上革命者,而是留在主流建制內,作最大的「顛覆」。在 《野火集》的文章中,她不能盡情揭露極權體制的敗壞,只在民生教育的「小事」上大造文章,因為她要保存《中國時報》這個主流媒體的發聲地盤,以「小聲叫 喊」來讓冒昧的人民自從獨立思考中自我覺醒。所謂的「野火精神」,重點其實不在所點的火,而在於點火的姿態,一種怎樣點火的選擇。
結果, 《野火集》仍然是激進的,「小火」已釀成「大火災」,不足一個月已再版二十四次,龍應台逾越了禁線,再無法以「小聲叫喊」的姿態來點火。於是,她選擇了離 開。當然她自己也曾說過,《野火集》出版後離開台灣只是家庭因素,但我們仍可以視之為知識份子式的流亡,使她能遠離被批判的權力核心,以免走上消亡之路, 或者登上後極權時代的權力核心,成為另一個主流意識的代表。
畢竟,龍應台是幸運的,她能及時卸下「批判者」的身份,以「流亡者」的姿態重新思索自身的知識份子路,同時也一直經歷著知識份子式的最佳成長藍圖:點火、流亡、思索、繼續點火。
可 惜,知識份子的事業註定是薛西弗斯的神話,批判是一項永不止息的事情,大概就正如龍應台引述夫捷克作家克里瑪(Ivan Klima)對權力的理解:在鬥爭之中,往往不是善與惡的鬥爭,而僅僅是惡與別一種惡之間的角力,誰獲得權力,誰就是惡的代言者。在二十年後的今天,從前 政治上的「惡者」已漸漸被時代巨流沖去,我們空有點火的姿態,卻好像已再無可燒之物。但龍應台卻提醒我們,在惡與惡的鬥爭之後,惡不會消失,只會變得更強 大、更多面向和更無孔不入,使之更難以揭破。知識份子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更大的道德勇氣,才能繼續承擔當代知識份子的責任。
重讀《野火集》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今天的知識份子,太多點火姿態,卻太少辨別應燒之物的能力。



Tuesday, March 06, 2007

萬千支流
小溪潺潺
得來不易




Sunday, March 04, 2007


Do Bears...?


Rowan Atkinson:
For years I thought
I'd have to live alone
I never got a letter
Had to disconnect the phone
The only girls I ever saw
Were on TV
But now I've got a Venus
Who's sitting next to me
Both:
Do I love you?
Do I want you?
Would I give my life
To you if I could?
Do birds fly?
Do fish swim?
And do bears sha-la-la-la-la
In the woods?
Rowan:
I met her in the first class lounge
Of a jumbo jet
It was love at first sight
Romeo and Juliet
Kate:
He looked pretty rich
And I was down on m' luck
So I charged him a fortune
For a flying f...
Rowan:
...for crying out loud!
Both:
Do I love you?
Do I want you?
Would I sacrifice my life
To you if I could?
Is the Pope Catholic?
Is Luxembourg small?
And do those hairy bears shhh...
In the woods?
Rowan:
I introduced her round my friends
She was ace
I was no longer on Earth
But in better place
Kate:
He's an utter creep and he
Drives me round the bend
And so to alleviate the boredom
I sleep with his friends
Rowan:
Ho ha ho
Both:
Do I love you?
Do I want you?
Kate:
Would I tear out both my eyes
And fry them if I could?
Both:
Is the Bible fiction?
Is True Love a contradiction?
And do bears sha-la-la-la-la
In the woods?

Do I desire you?
Do I adore you?
Rowan:
Would I cut off all my toenails
And put them in an envelope with my feet?
Both:
Is Reagan Godhead?
Is Chairman Mao dead?
And do those bears sha-la-la-la-la?
Rowan [really Tim Brooke-Taylor]:
La-la-la-la-la-la-la-ah
Kate:
Mmmmm...
Rowan [Tim]:
And do those bears sha-la-la-la-la?
La-la-la-la-la-la-la-ah
Kate:
Ahoo Ahoo
Yeah-ye-yeah Yeah-ye-yeah
Both:
Do those bears sha-la-la-la-ah?
Rowan:
On Main Street
Kate:
Oh Yeah Yeah-ye-yeah



Saturday, March 03, 2007

Dear Postgraduate Students,

1. A Spirit of Diligence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some postgraduate students are rather sluggish in performing their research activities. You are reminded that each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mplete the research course on time. Please make full use of the days and work diligently. Saturdays are not holidays; please make use of them.

2. Attendance of Departmental Seminars

It is the policy of the department to see all the postgraduate research students attending the seminars arranged. Such activities should be taken as part of the MPhil/PhD course.

You are urged to put in the utmost efforts to join such departmental activities.

Best regards,
Prof. C.T. Au
Coordinator for the Affairs of Research Students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熱愛點名的布歐人小飛俠peter au 又發功了



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粒粒皆辛苦 
I will stay with you
落足心肝肺腑
沒什麼招牌菜 餐餐都係我
包早午晚飯加照顧

粒粒皆辛苦 
I will stay with you
捱得總比我苦
是什麼支持我 安心講著笑
皆因有你歷來 打點妥我後顧
包早午晚上 好照顧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所以話農曆真係好準
每次都係呢個時間發燒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睇報紙見到李健和囉住 "天增歳月人增壽" 既揮春
真係別有一番滋味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為甚麼總要我看他們的眼耳口鼻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大眾也喜歡珠光寶氣 
沒有空完全明白你的美
只得我望見你 關起了心扉 
猶如合上貝殼的傳奇

若世間疏忽從未細味 
讓那些蠢人庸人嫌棄你
切莫讓人影響了你 
信仰你的真理

如滄海深處埋藏著遺珠 
其實你好處個個也不知
唯獨我先可以 明白上帝構思
於沙礫裡找到璀璨珍珠
人家冤枉你平凡悶孩子 
但是你心思我不信 無聊沒意思
沒有人識得欣賞 但天知 誰可以
大概這種非一般的美 
慧眼太少旁人未賞識你
因此你極客氣 差點算謙卑 
從來沒對愛有所預期

若世間疏忽從未細味 
讓那些蠢人庸人忘記你
要是別人都不愛你 
有我這邊等你

如滄海深處埋藏著遺珠 
其實你好處個個也不知
唯獨我先可以 明白上帝構思
於沙礫裡找到璀璨珍珠
人家冤枉你平凡悶孩子 
但是你心思我不信 無聊沒意思
沒有人識得欣賞 但天知 誰可以
你是誰你是誰 可有地方發亮
旁人忙著誇獎色相
沒有空管你的修養 惟獨我留下拍掌

如滄海深處埋藏著遺珠 
其實你好處個個也不知
唯獨我先可以 明白上帝構思
於沙礫裡找到璀璨珍珠
人家冤枉你平凡悶孩子 
但是你心思我不信 無聊沒意思 
就算誰都不欣賞 但偏偏 我可以






Movie Chic,Movie Style﹕銀幕上的戀煙癖 (明報) 02月 04日 星期日 05:10AM
【明報專訊】最近看《生日快樂》,大學生之戀本來清純乾淨,但中段古天樂    忽然拿香煙,與劉若英    坐在樓梯談情,便覺很是突兀,不管大學生吸煙是否反映現實,還是首次感到香煙破壞了電影營造的
氣氛。
從 來不刻意反對銀幕上的吸煙場面,吸煙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電影反映生活,角色吞雲吐霧實屬正常,不過當古天樂在《生日快樂》中煙不離手,甚至與戲中劉若 英的父親成了「煙友」,劉若英因他手指沾有的尼古丁味跟父親相同,而倍感親切,就令人感覺不太自然。當想到戲中靚仔幽默又感性的建築系大學生,居然是「煙 剷」(手指有尼古丁味,該是資深煙民吧),之前營造的清純幻想,忽然就一掃而空。正如很難想像,當白雪公主心中的白馬王子到來時,是叼香煙騎馬吧。
《吸煙無罪》玩諷刺
香 煙與電影發生關係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上世紀初盧米埃兄弟(Lumiere Brother)的短片裏,已經出現兩個男人吸大煙的紀錄片段。早前獲美國金球獎提名最佳喜劇的獨立電影《吸煙無罪》(Thank You for Smoking),就大玩吸煙與反吸煙之間的鬥爭,還諷刺電影明星吸煙場面,背後都由煙草商大力贊助。片中為煙草商做說客的男主角,到處與人鬥嘴辯論,維 護煙草商利益,裏頭提到自1927年出現有聲電影開始,導演便要求演員吸煙,原因是為了令說對白時有事可幹。這種說法對了一半,今天的電影,其實普遍反過 來為了使沒有對白的場面不致太空洞,便想當然要演員點煙吸煙。
過去,銀幕締造了不少大明星吸煙的經典定格,最美麗的女星如柯德莉夏萍、瑪莉蓮夢露、蘇菲亞羅蘭    、英格烈褒曼等,全都在大銀幕上展現過吸煙的迷人美態。我們可以試幻想,最性感誘人的畫面,莫過於是美艷女星手持香煙、紅唇微張呈O型的大特寫?A sexy women with a cigarette成了一種令人目迷眈美熱切追求的smoking fetish。
大明星展現吸煙美態
你可以想像,沒有煙的占士甸,還算是占士甸嗎?馬龍白蘭度不在黑暗中吹煙,還像教父嗎?007占士邦    不手持粗大雪茄,還對得起旁邊的邦女郎嗎??當然,他們沒有香煙、雪茄也絕對可以繼續演活角色,只是在電影中他們又的確以吞雲吐霧來強化形象,這就成了學者提出的The Myth of Cool了。
「酷的神話」源自一根香煙,說來好像有點荒唐,但又是事實。王家衛曾經說,銀幕上的梁朝偉    正 是a handsome devil with a cigarette,最酷的男人也是最壞的男人,殺死女人的武器,就是卡在食指與中指末端之間的一根香煙,日本作家太宰治這篇同名的短篇小說,把「酷的神 話」抬高了不知多少呎。林夕早在80年代寫流行曲《吸煙的女人》,大概也是「太宰治一族」,描寫吸煙的女人都如迷一樣,難以捉摸。
男女主角與煙有緣
《吸煙無罪》十分抵死,戲中電影商要開拍科幻片,片中會要求畢彼特    和嘉芙蓮薛達鍾斯在太空上做愛,然後赤裸懸浮,畢彼特將會邊吐煙圈,邊欣賞薛達鍾斯的裸體,他給煙草商開價2500萬美元    ,作為在片中吸煙情節的酬金。這個笑話,其實有「典故」,話說畢彼特接拍《木馬屠城》(2004)時,便曾公開表示成功戒煙健身來演活角色。而嘉芙蓮薛達鍾斯在《芝加哥》(2002)裏吸煙的經典畫面,便曾被加州大學在2004年發表的一份反吸煙電影報告中點名批評。
該 報告指出,調查了150部拍攝於1950年至2002年的賣座電影,發現每小時便出現11次描述吸煙的畫面。而吸煙之所以在電影畫面裏流行起來,源頭始於 50年代希治閣導演的賣座電影《後窗》和《迷魂記》。而近年被點名最「教壞細路」的電影,除了《芝加哥》,還有妮高潔曼的《生日女郎》和皮雅士布士南的 《鐵金剛之明日世界》,兩部影片角色正面,但都煙不離手,向孩子傳達了錯誤信息。
荷李活的反吸煙電影運動興起多年,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曾發表文章要求荷李活、印度    寶萊塢和時裝工業,停止再美化吸煙的形象。《吸煙無罪》亦幽了一默,指今天荷李活電影中出現的吸煙者,不是壞蛋,便是自傲的歐洲人。
《生日快樂》何需吸煙?
不少電影曾經以吸煙做主題,如占渣木殊的《咖啡與香煙》(2003),由不同人物坐低「食支煙,歎杯咖啡」展開二人對話,來建構人生故事,便反映了美國人酷愛咖啡與煙,幾近上癮的生活狀。法國    新浪潮導演阿倫雷奈把舞台劇《吸煙/不吸煙》(1993)搬上銀幕,在主角燃點香煙與否的一剎那決定,發展出兩段不同的人生際遇,可說是吸煙決定人生。
《吸 煙無罪》沒有患上戀煙癖,男主角為煙草商說盡好話,其實都係為兩餐為供樓,更加為了保持兒子面前的父親形象。狂笑喜劇中滴出的淚水,每每都是人生的精華啟 迪,吸煙決定人生也是對的,片中主角因為習慣吸煙,滿身尼古丁毒,才糊塗倖免於死亡一劫,真是荒謬人生。但說也有趣,整部電影不斷反諷地叫人食煙,偏偏片 中一個吸煙鏡頭也沒有?那純情的《生日快樂》又何需吸煙呢?
文:皮亞
策劃:林震宇
編輯:葉旺文

-----------------------------------------------------------------------------------------
"THANK YOU FOR SMOKING" 真係幾好睇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今日搭車去唱k時
看見教堂外牆有句野寫住

不要為明天憂愁


其實lab的人真的對我很好
身邊的所有人其實都對我很好
有時我覺得
從來最快樂的時候
可能就是現在了

不過以前都好似有咁諗過



Saturday, February 10, 2007

謊言多數混雜事實
所以很難被拆穿
有預定立場的報道
往往存在選擇性敍述


所以要conscious




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It's not the way you smile that touched my heart
It's not the way you kiss that tears my apart

But how many many many nights go by
I sit alone at home and cry over you
What can I do
Can't help myself
Cause baby it's you
Baby it's you

You should hear what they say about you
(cheat, cheat)
They say, they say you never never ever been true
(cheat, cheat)

Wo ho, it doesn't matter what they say
I know I'm gonna love you any old way
What can I do, then it's true
Don't want nobody, nobody
Cause baby it's you
Baby it's you

Wo ho, it doesn't matter what they say
I know I'm gonna love you any old way
What can I do, then it's true
Don't want nobody, nobody
Cause baby it's you
Baby it's you
Don't leave me all alone


Tuesday, January 30, 2007

走過的每段路 犯過的每一個錯誤
再痛再苦也只能忍住
曾擁有的每一份寬恕 我都記得很清楚
沒有你的付出 我會活的多麼辛苦
歉意謝意我都說不出
無言的愛在我心深處
反反覆覆 默默傾訴

如果曾讓你哭 但願已經結束
看歲月重新帶我們上路
永遠不再追逐


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26 January 2007 (Friday)
Chemistry MPhil student awarded Distinguished Graduate Student Award by EL2006 有機發光物料研究論文備受稱許
化學系碩士生獲頒「傑出研究生獎」




Lin Meifang expresses gratitude to Professor Rick Wong (left) who has provided her with valuable guidance in her research
林美芳同學感謝
黃偉國教授 (
左 )在研究期間的
悉心指導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MPhil student Lin Meifang was awarded the "Distinguished Graduate Student Award" by the 13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organic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missive Displays and Lighting (EL2006) for the high quality of her research paper on sky blue organic luminescence materials.
Entitled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Sky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Miss Lin's paper was on the overall enhancement of sky blue organic luminescence materials for better application on devices such as display screens of MP3s and mobile phones.
Her paper has also received the "Best Paper Award" at the Doctoral Forum of China 2006 in Shanghai earlier.
Miss Lin, who joined HKBU in 2005 as an MPhil student in the Chemistry Department, was surprised and happy to receive the Award.
She said: "I have spent almost a year on the research, during which I have encountered some difficulties. I really want to thank Professor Rick Wong, my supervisor and Dean of Science Faculty, Chemistry Professor Chen Chinhsin and Physics Professor Cheah Kok-wai for their guidance, valuable insights and encouragement, without which I would not have been able to overcome all the problems and came up with such a great paper."
EL2006 has bee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materials, devices and other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by organising regular global expert and scholar workshops on the subject.
It also presents the Distinguished Graduate Student Awards to students presenting research papers of exceptional quality to acknowledg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o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worldwide in the research on LEDs, phosphor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化學系哲學碩士生林美芳早前參加「13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organic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missive
Displays and Lighting」(EL2006),憑在有機藍色發光物料研究範疇上的改進,加上高水平的
原創論文報告,成為今屆獲頒「傑出研究生獎」的得獎者之一。
林同學的論文題為「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Sky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主
要是研究改進同類型有機藍色發光物料,從而提升藍色發光器件的性能,以達致更好的效
用,此類器件一般應用於 MP3 和手機的顯示屏上。這篇論文早前更在上海舉辦的「兩岸
三地博士生論壇 2006」上獲得評審團高度評價,榮獲「最佳論文獎」。
林同學於零五年入讀化學系研究生課程,對於獲頒「傑出研究生獎」,她感到既驚喜又意
外。她說:「這項研究用了差不多大半年時間完成,期間曾遇到一些問題,幸得督導老師
兼理學院院長黃偉國教授的悉心指導,以及化學系陳金鑫教授和物理系謝國偉教授的寶貴
意見和鼓勵,問題才能迎刃而解,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為了促進無機和有機電子發光物料、器件的應用與發展,EL2006會定期邀請國際專家學者
探討相關課題,並頒發「傑出研究生獎」予發表優秀論文的學生,表揚他們學術佳績的同
時,亦鼓勵世界各地的研究生積極參與二極管、 磷光體等相關科技領域的研究。